半个月之后,在李恪的努力下,梁祝和白娘子的销量进一步提升。加之李恪的会员策略,一时间,李恪赚的盆满钵满,不仅挣到了钱,还打出了名气。
长安城内,妇孺皆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有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白娘子新出的一节你看了没?梁祝新出的一章你读了没?
尤其是长安城内的女子,在读到梁祝,许仙与白素贞的故事时,无不心生向往,都希望像他们一样,找到一位如意郎君。
而写出这些作品的李恪,自然是众人追捧的对象。
然而,这一现象随着梁祝的结局而终结,梁祝结局一出之后,李恪从人人追捧的对象,一夜之间变成了过街老鼠,变得人人喊打。
长安城内的所有人都以为梁祝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时,却没有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结局竟然会是这样的。
本来生活已经很悲惨了,我看个故事,竟然还是悲剧。太过分了。
最近,李恪都有些不敢出门了,生怕被人认出来,虽说百姓不敢辱骂自己,但是一出门自己就能感觉到满街的杀气。
李恪叹了口气,呆呆地看着远方,至于吗?不就是个悲剧,心里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要不是时代不允许,李恪还想把那个悲伤留给读者,快乐留给自己的作家的作品也写出来,到时候,他们才知道这才哪跟哪啊。
李恪在房间里待的时间有些久了,决定出去转转。
此时,外面已经是正午了,太阳爬到了人们的头顶,李恪抬起头,眯着眼,看了一眼,便闲逛了起来。
走到御花园,李恪想起来,已经好久没见到李渊了,于是打算去大兴宫看望一下李渊。
此时的李渊,正躺在院子里晒太阳,自从等到秘籍之后,李渊每晚都在耕耘,身体逐渐吃不消了,所以白天都是没精打采的。
李恪缓缓走进院子,远远地就看见了李渊惬意地躺在那里晒太阳。
“老爷子看起来精神不错嘛。”李恪开口寒暄了一句。
等他走近一看,李渊浓重的黑眼圈吓了他一跳。
“我靠,皇爷爷,你晚上做贼去了?”李恪忍不住说道。
李渊不耐烦地睁开眼,原本想发怒的,不过看见来人是李恪,便说道,“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朕啊。”
李恪没有理他,而是自顾自地说,“皇爷爷,你晚上干嘛了?”
李渊闻言,一时有些尴尬,老脸一红,生气地说,“朕晚上干什么要你管,管好你的事就行了。”
李恪见李渊的反应,不自觉的眯着眼,打量起李渊,然后用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看着李渊。
李渊感觉自己被李恪看穿了,恼羞成怒,“赶紧滚,朕好得很。”
李恪闻言,只好离开了,不过李恪离开之前,在门口回过头,冲着李渊大喊道,“皇爷爷,保重身体啊!”
李渊听见李恪的话,老脸一红,“滚,赶紧滚!”
看着李恪离去,李渊这才重新躺回椅子上,过了一会,李渊从袖子里拿出书,看了许久之后,对着一旁的太监说道,“拿去烧了吧。”
太监接过书,就要按李渊的吩咐做。
不过太监还没离开,李渊又说道,“算了,把它放起来吧,大不了以后少看就好了。”
太监点点头,拿着书离开了。
从大兴宫离开后,李恪就转悠到了立政殿,最近他都在忙,已经很久没来看过长孙皇后了。
李恪想都没想,直接走了进去。
一进门,李恪就看见了长孙皇后以及后宫的诸多妃嫔。
李恪一时有些好奇,怎么都聚集在这啊,有什么大事反生吗。
长孙皇后看见了门口的李恪,笑了笑,“恪儿来了。”
长孙皇后的一句话,瞬间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李恪身上。
李恪感觉到,空气之间,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李恪感觉浑身一颤。
缓缓地走近杨妃。
李恪看着众人,开口道,“母后,母妃,各位姨娘,你们都在这干什么啊?”为了生存,李恪还露出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
韦贵妃首先开口,“恪儿,姨娘问你,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李恪闻言,摇了摇头,他没太懂韦贵妃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阴妃接着说道,“既然你没有不顺心的事,为什么写出这么悲伤的故事。”
听完阴妃的话,李恪这才明白过来,这还是梁祝惹的祸。
众人说着,又想起了梁祝的悲惨。女人是感性动物。共情能力比较强,所以一想到梁祝的两位主人公,忍不住留下眼泪。
李恪见众人这副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各位姨娘难道不觉得悲剧更有深刻的意义吗?”李恪小心翼翼地试探。
听了李恪的话,众人不由抬起头看着李恪,“什么意义?”燕妃开口问道。
李恪思索了一会,说,“这样更能体现社会对美好爱情的迫害,以及棒打鸳鸯的危害。这让才能体现梁祝爱情的高贵与纯真。”
李恪本来想说的是封建社会对恋爱自由的打压,以及封建社会的危害,但是刚要说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封建社会啊。
李恪的话,让她们心里泛起一番波涛,不过还是没从梁祝的悲剧中缓过劲来。
既然结局已定,那就不管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改不了梁祝,接下了的故事应该可以改。
“恪儿,你老实说,白娘子的故事是不是也是这也悲伤。”杨妃替众人开口。
李恪摇了摇头,“放心,白娘子的故事保证结局完美。”
众人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李恪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要是白娘子也是悲剧,他今天恐怕是走不出立政殿了。
“恪儿,你以后要多写写那种结局完美的书知道嘛。”长孙皇后对着李恪说道。
李恪看着众人的眼神,点了点头,保证道,“我以后一定多写结局完美的书,保证不让各位姨娘,母后,母妃伤心。”
众人见李恪的保证,露出了笑容,纷纷夸赞李恪孝顺,书写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