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病秧子首辅的招赘夫郎 > 第360章 薛大夫气坏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洗干净手之后,柳小如回到堂屋里,先给自己的患者做了基础的检查,再给患者把了会儿脉,一下子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他隐约闻到了什么不好的味道。

再一结合脉象跟基础的检查,柳小如立马就反应了过来,不过处于严谨来说,他还是小声地向患者求证,“您是不是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

患者抬眸看向柳小如,看到他眼底的清正之后,他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似乎觉得这种事情被外人知道了,有些难以启齿。

看着病患的一系列表现,柳小如表示理解,但是他并不认同这种掩饰的行为。

因为人生病了,确实会有不少的不适,但是如果病患无法如实地向大夫讲述自己的病情,大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准确地开出合适的方子,甚至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这样的话,对于大夫跟病患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当然,柳小如也不会直接对病患进行一番说教,只能在心里暗自告诉自己,以后给病患看诊的时候,要更加谨慎地观察,最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确定完病患的病情,柳小如脑子里已经直接浮现出需要的方子,他觉得应该用葛根黄连汤。

葛根黄连汤,主治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

“大哥,你先喝点水,暖暖胃。”柳小如给自己的病患倒了一杯热水,温声道:“我给你开两贴药,您是在薛大夫这里喝一贴药回家,还是自个儿拿回家煎了喝?”

在薛大夫这儿煎药的话,需要多付五文钱。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这时候的人大多都是兜比脸还要干净的,身体是实在扛不住了,才会忍着肉疼地凑点钱来看大夫。

病患摇头,轻声地婉拒了柳小如的好意,“劳烦大夫帮我抓药,我回家让我媳妇儿煎药就行。”

柳小如表示理解,让病患好好歇着,他自己走到薛大夫身边,小声询问道:“师父,您方子开好了吗?我顺道帮您一起抓了。”

薛大夫笑着说了声好,慢条斯理地跟柳小如说了自己的方子,以及抓几贴药,柳小如准确地复述了一遍后,快步去了药房抓药。

抓药是一个大夫的基本功,柳小如自然也是熟能生巧,不一会儿就抓好了药,收了两个病患的药钱之后,客气地把二人送出了门。

回到堂屋,柳小如看着薛大夫兴致盎然地数钱,一副心情颇好的模样,他忍不住笑着打趣道:“师父,今儿又挣了不少钱,咱们琪哥儿的嫁妆,又能丰厚些了。”

“哼,琪哥儿的嫁妆,自个儿挣去!”薛大夫脸上笑意越发浓烈了。

自家孩子运气好,遇上了柳小如这么个本领大的,带着他一起做生意挣钱,如今攒的私房钱,恐怕比薛大夫攒的钱还要多。

毕竟薛大夫是个热心肠的大夫,当大夫这么多年了,年年挣的钱远不如他施舍可怜人的药钱。

“对了,你最近不是在忙着背医书嘛?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薛大夫说着说着,脸色都凝重了起来,沉吟了片刻后,故作轻松道,“咱们当个乡野大夫也挺好的,起码自由自在的,城里大夫有什么好的,一天到晚都要忙,年纪轻轻就成了小老头。”

柳小如闻言,有些哭笑不得,敢情自家师父是误会自己被许地榆给拒绝了,明明自己眼底满是遗憾,嘴上却故作轻松地安慰自己,最后还踩城里大夫几脚。

“师父,城里大夫真有您说的这么不好?”柳小如故作难过地垂下脑袋,声音故作悲伤道。

薛大夫一激动,啪啪啪地一顿输出,说了许多城里大夫的糗事,甚至连多年前某城里大夫闹出桃色新闻,被家里夫人闹到医馆,场面一度闹得很大,当时连衙役都惊动了。

美滋滋地吃了一顿陈年老瓜之后,听着老头子声音都有些哑了,柳小如这才抬起头,露出一个标准的微笑。

“师父,其实我刚只是想打个喷嚏,当着您的面着实不太雅,就低头憋着而已。”

听完柳小如面带微笑的话,薛大夫表演了一个川剧变脸,霎时间都觉得自己的拳头有点痒,但对方又是个哥儿,他只得恨恨地咬着牙道:“如哥儿,你可真会开玩笑!”

瞧着自家师父一副快要气厥过去的模样,他不厚道地笑出声来,收到来自薛大夫的白眼,他这才收起呲着的大牙,恢复往日的正经,主动回答之前的问题。

有了昨晚的感悟,柳小如放慢了自己进度,不再把背医书当成第一要紧事,而是恢复到以前的节奏,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给病人看诊上。

当然,他也不会放弃许地榆的考验,适当放松能够事半功倍。

薛大夫深深地看了自己徒弟很久,心情又是惊讶又是复杂,“看来你真的喜欢医术啊!”

“当然,治病救人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柳小如语气坚定地道。

他学医的初衷,是为了救他的母亲,但是母亲没能坚持到他学有所成就去世了,他虽然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治病救人的成就感,让他重新找到了方向,并一直坚持着。

薛大夫好久没有听到过这般意气风发的话,一时间感觉自己的心底都涌现出了阵阵激动,这是久违的初心在颤动。

他放声大笑道:“既然坚持,那就坚持一辈子!”

师徒俩之间的默契无需多言,简单几句话就囊括了所有,不再浪费剩下的时间,纷纷各自忙活去了。

深夜降下的小雨扑灭了昨日的余温,顾满仓坐在晃荡的牛车上,怀中抱着自己的书箱,脑子里回忆着昨儿宁夫子传授的知识。

这是最早的一班牛车,不过去镇上的人都是赶早,此时牛车上已经坐的满满当当。

他稳稳地坐在牛车上,穿着一身读书人的青衫,脸上的表情淡淡,不说话的样子充满了距离感。

牛车上的人都下意识跟他保持距离,大家谁也不说话,只是简单地用眼神交流两句,唯恐冒犯了读书郎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