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相信大家都有预料,我们要完成的是什么主题的实验。大家应该也都有经验,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保密等级很高的研究,能否成功往小了说关系到我们未来数年的功夫和努力会不会化为乌有,往大了说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未来粮食安全竞备上能否拿到主动权。”

“所以从现在开始,这里严格履行保密制度,大家待会可以到后台录入个人信息,并根据各自职责赋予相应权限。现在我会尽量简洁地介绍这次的研究计划和初步实验设计。”

“现在,请大家先把通讯设备交到屏蔽柜......“

......

有句话说的好,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在这个仅有八个人参与的会议里,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确定了一项首批投入高达五千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剩余七个参会者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哪怕他顶着实验室主任的帽子,也不能过于随心所欲,需要充分征求当事人的主意。

当然,里面最首当其冲的便是曾福年。

\"曾老,按照我们刚刚的规划,如果团队规模继续扩大,我想听听您对研究团队人员的建议。\"等其他人走后,陆时羡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人员名单说道。

曾福年戴上老花镜,仔细浏览着屏幕上的信息:\"嗯...这个沈明秋,我看过他的论文,在基因工程方面很有建树,可以让他带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基因编辑和改造工作。\"

\"陈雨蒙,我记得她在哈佛做过博士后,专攻细胞免疫机制方向,正好可以补充我们在这方面的短板。\"

\"至于黄奇...\"曾福年顿了顿,\"我认识他,是个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后辈。虽然浮了点,基础打的不够牢固,但他的实验能力在几个大实验室都有耳闻,那篇在《Science》上发表的关于植物抗病基因的成果和他还真就关系不小。\"

陆时羡认真记录着,不时点头。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曾福年点出来的几个人基本就涵盖上次面试里面最优秀的那几个人,也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同时更加细致入微。

\"对了,\"曾福年突然想起什么说道:\"我听说水木大学的万宏教授最近刚刚大病初愈,正准备复出,他在植物病理领域可是顶尖专家。\"

这个消息都知道?果然家里有一老,如有一宝。

陆时羡眼睛一亮:\"万教授?如果能请到他,有他配合高院士,我们的团队就真的完整了。\"

\"不过...\"曾福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万教授的身体可不算的好,想要打动他,必须让他免除后顾之忧。\"

“而且根据这次的计划,摊子铺的着实不小。后续怎么招人,怎么招到合适的人,还有招到人之后如何留住人,都是问题。“

尽管曾福年只是短短几句,但如果没有长期管理实验室的经验是不会想到这一层的。

陆时羡会意地点头:\"我明白了,曾老,您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

曾福年露出老狐狸的笑容:“那就要看你了,我这老头子一把骨头都被你给忽悠来了,可是跑不动了。”

陆时羡:“......”

他就知道一旦老家伙笑起来的时候就准没好事。

显然,这种吃力不讨好欠人情的事情只能他来做了。

还不算科研经费,这才刚花了人家五个亿的投资用来修建实验室设施,现在又来要求搞好配套,哪怕以他的厚脸皮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但他们现在连兵马都还未齐全,仅仅靠上次招过来的那几个博士后以及几位院士带过来的几名学生,还远远不够。

根据推算,至少还需要一百个研究生才能保证若干个实验组同时维持运转。

这第一个任务他准备交给曲溪,然后找几个人协助她就行。

毕竟这次的招人就没上次的要求那么高了,博士学历就行,如果确实很优秀,放宽到硕士研究生也不是不行。

而且一百个人看似很多,但分摊到全国各个高校,其实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更何况,这种由诺奖大佬带队的顶级实验室,还有这种研究待遇,哪怕是从国外回来的研究生也很难等闲待之。

关于配套的事,陆时羡专门跑了一趟市中心。

这种事情属地就能直接解决,还用不上去省里化缘。

不过他对于能不能成也是心有疑虑,毕竟他只是嘴巴一张一合,地方上却要顶住财政压力,拿出真金白银,没有一定的魄力是不行的。

于是,第二天的市中心办公室。

现任南江市市长张明雄听说他要来,连推了上午好几个会,亲自接见了他。

陆时羡一边跟他解释未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一边跟他介绍目前人员队伍的建设情况。

当听到有六位院士悄悄咪咪莅临南江的时候,眼睛都饿红了。

等到他提到,能不能开条绿色通道,做好万宏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医保服务保障时,甚至还没说到其他的事情。

张市长已然大力拍桌:“必须支持!国家级重点项目落户在南江真的很不容易。”

“全市公职人员的工资即使晚发一点,也要先保障这个项目,把实验室的顶级人才留住。”

“其实陆主任你今天不来,我们后续也要研究这个事情的,你们的事情早就在省里挂了号,还是大领导亲自抓的,更何况项目资金的大头在科技部里和省里出了,这些事情理所当然由我们来保障,算不了什么。”

张明雄的话并不是虚言。

后面的都不说,光是首批数亿的资金投入到南江市,这笔资金流虽然全用于修建实验室主体工程,但一些劳务或是装修材料工程还是在当地采购的,总归还是有些钱分润到南江这边的。

更何况,省部共建实验室在南江,这对于南江市而言有着天然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关系。

当然,最让张明雄在意的是,居然已经有六名院士同时来南江。

院士是什么概念?

翻译一下就是:顶级的人才、先进的生产力和夸张的资源分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