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阙三国梦 > 第184章 虚实相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羽当然不急。

因为他压根也没打算动手!不过这气势却比动手还要吓人。

真戏假唱真亦假,假戏真作假愈真。佯攻,就得做的比真攻还像真的。

首先是霍峻率水师掩护运输舰在襄阳城北的渡口次第排开,一个挨一个地往上面搬运大型攻城器械。襄阳守军则分成几股轮流到江边演练武装强渡。城头每隔一个时辰擂一次鼓,鼓声响起便换一拨人上船。从日出直练到深夜,片刻不曾消停。

张飞的部队也没闲着,在宜城驿这边同样是敲锣打鼓,仿佛过年一般。战士们穿的盔明甲亮跑到河边操练队列,对岸的曹兵数一数,十个人倒有六个被甲。手里端着的都是军械司研制的最新武器,在阳光下闪着冷艳,看得人心里直打寒颤。

樊城集体破防!面对这样的组合式扰民,谁又能心平气和地跟没事人一样?不理他,万一真打过来呢?理吧,就这样一直光打雷不下雨,你能有多少精力天天搁这儿绷着?

不消七八日功夫,北岸自文聘以下个个都成了熊猫眼。莫说士气,现在连睡眠都成了问题。文聘没法子,只好不断催促徐晃和许褚的援军早日到达。满宠见状,自告奋勇去向夏侯渊求援——他毕竟做过夏侯的副手,说话比文聘好使。

不过这一次副手也不好使了,啥手都不好使!

对汉水的动静夏侯渊还真是不如何在意。他的任务是有事时支援樊城,但现在不是还没事么?说实话,夏侯渊压根也不认为荆州军真敢打过来。以刘备的个性,除非到了生死关头,否则绝不会干这种鱼死网破的蠢事。满宠把情况说得越严重,夏侯将军就越是有条不紊。自己把本职工作做好便是,何必去淌樊城的浑水?即便真的阻止了荆州的偷袭,那功劳也是文聘的,他夏侯将军才不愿拿自己的热脸去贴这降将的冷屁股。

不急、也不缓,一切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当然,若守在汉水的是他,那他大概也不会这么松弛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屁股决定脑袋,这话是不错的。即使是一个锅吃饭的同袍,也是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算计。

文聘提心吊胆了七天,好歹有惊无险地等到了徐晃的援军。文将军长长舒一口气,立刻把指挥权移交上去。他这回可算是解脱了,终于可以吃吃喝喝,还能美美睡个饱觉。

徐晃从未见过如此急着下班之人!

心中虽有疑虑,但事却不能不做。等安顿好部队、研究过局势,他才明白文聘的苦衷。

北军没有水师啊!关羽只要不过河,他们就只能干瞪眼。人家别说在对岸打鼓,就是在对岸打屁股,你也没他办法!

“关羽莫非是虚张声势,其实无意攻打樊城?”缓过劲来的文聘恢复了冷静,把憋在心里的疑惑讲了出来。

徐晃也是这样想,但又能怎么办呢?樊城过去是南阳盆地,一片大平原,向北推进到宛城便可进逼许都。这形势就跟当初自家大军逼迫张飞有些雷同,只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力量对比已经掉了个儿而已。以今天的兵力再跟张飞打一仗,能打得过吗?

徐晃心里没底。

樊城加强了兵力,合肥自然便减轻了压力。由于部队调动,曹军暂缓了围城,给了东吴难得的转移时间。城内的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腾空了合肥城的物资,全部搬上船撤往濡须口,去新筑的城坞守御。

把兵力全部收缩回来,孙权这才又有了安全感。濡须口的地形不利于骑兵展开,在这里,拥有水面优势的吴军比在合肥作战把握大得多。

曹操那里休整了三天,第四日一早重新开始攻城。部队甫一靠近,才发现城上虚插旌旗,合肥早已是一座空城。

曹丞相真是哭笑不得。

猛攻了数月,最终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入城,实在令人唏嘘。往好处想,守住了中原的门户,对稳定北方至关重要;往坏处想,东吴战力未损,谁知道他还会不会打回来?

但无论如何,此刻总算是从悬崖边上抽回了一只脚。

接下来的问题是,孙、刘在濡须口和樊城陈兵列阵,应该要先对付哪个呢?

这当然得开会讨论。

贾诩已是首席智囊,再次被第一个问及。先生操着他那标志性的波澜不惊的表情,细声作答:“丞相整顿大军,自潼关转战于此,东西数千里,耗时一年有余。今复夺合肥,中原无忧,只宜重兵坚守,不可轻出。孙权屡败,士气已尽。现屯兵于濡须,不过虚张声势,其主力不久必回江东;至于樊城,乃刘备之疑兵,不足为虑。”

贾诩的意见获得一致赞同。打了一整年的仗,部队的确是打不动了。况且吴军守着濡须口,就跟刘备守着襄阳一样,只有出动水军才能挫动。可这水军你让曹丞相上哪给他变出来?

这根本就不是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压根就打不成。

曹操思虑片刻,心虽不甘,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

“命张辽统兵一万驻守合肥,曹仁统兵一万驻守六安。李典驻店埠,乐进驻元疃。四支人马互为呼应,以防东吴进犯。其余各部移师宛城,听候调度。令徐晃都督樊城,迁文聘于石阳(今武汉黄陂)、满宠于安陆(今汉川),以防孙刘跨江突袭。”

“诺!”

——

曹军撤了!曹军真的撤了!

除了留下三万精锐镇守合肥,其余大军皆已调回。

得知这个消息,在濡须口的孙权总算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说实话,他的境况也不乐观,张昭隔几日便来信催促,抱怨消耗甚巨,要求早日停战,否则老头就要撂挑子归隐了。

吴军又等了三天,一遍遍反复派出探子核实消息。完全确认后才留下吕蒙甘宁,又派鲁肃移师芜湖以为后应,其余大军则班师回京口休整。

东线硝烟散尽,西边也就没必要硬挺了。刘备本来就是配合孙权搞牵制,现在孙权都跑了,他还闹个什么劲儿?遂下令各部队归建,重新回到正常状态。

合肥、襄阳、潼关,乱了许久的世界渐渐恢复平静,一场声势浩大的倒曹运动缓缓落下了帷幕。局势趋于和缓之际,忽然又冒出一位大哥,再次玩了一把心跳,吸引一大波眼球。

这个人当然不是刘禅(嘿嘿,失望吧?),而是在江夏待机的魏延魏文长。

收到撤军的命令,魏延便对着地图陷入深深的思考。邓忠卓膺不敢多问,只好瞪着眼闷声不语。

思虑良久,魏将军喃喃道:“却是个机会。”

邓忠不解,低声追问:“将军何意?”

魏延轻轻抬了抬嘴角,指着地图道:“曹操设重兵于合肥、樊城,又将文聘调至石阳,沿江布防,旨在休战。今贼军余力已尽,人心思归,焉得不松懈?趁文聘还在路上,我等趁夜渡过江北,偷袭石阳守军,抢一分算一分,烧一寸是一寸,杀一个少一个。然后再回转公安,岂不痛快?”

邓忠、卓膺闻言,愣了半晌。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得不佩服魏延的胆量。违抗军令、偷袭敌营,这都是掉脑袋的事。即便成功了也很可能被安个阵前抗命的罪名拉去斩首;万一出了纰漏,那更是罪加一等死定了。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亏他想得出来。

“将军,怕不得先请示主公?”卓膺很坦率,用疑问句表达出否定句的效果。

魏延点点头,又摆摆手:“来不及了。文聘必已在半路,稍一迟疑,待他赶到军营,便再无机会。”

“但——,擅自行动,只怕会——”

卓膺还想再劝,魏延知他心思,在心里暗暗合计几遍,忽然大笑:“兵以利动,贵胜而不贵久。战机稍纵即逝,若瞻前顾后以致贻误,悔之不及也。主公明达,必通此理。纵有怪罪,魏某一人承担,尔等无须顾虑。”

主将都如此任谤任怨,部下还顾虑个啥?卓邓二人双双抱拳行礼,斩钉截铁般回答:“但凭将军吩咐。”

——

天至子时,星月稍眀。这支本该回程的队伍趁夜北渡,穿过东吴的防区,进入到曹军的领地。

石阳位于长江北岸三十里,乃西北低山地带向东北丘陵地带过渡的一段阶梯式平原。北接大别山南麓,南临长江,扼守着长江江面南北曲折的拐点,是岸防的重要一环。

在平原腹地、距江岸七八里的地方,便是曹军的营寨。外侧以土墙包围,辅以壕沟,内设了望塔及箭台,工事完备,易守难攻。

不过呢,正如魏延预料的那样,马放南山,哪还有枕戈待旦的心思?曹军官兵从上至下一片松懈,巡逻执勤不过是走个过场,没人拿它当真。

这正是荆州军的机会。

三更过后,这支几百人的小部队悄悄靠近营寨,顺利干掉营门的守卫,冲进去一阵乱杀乱烧乱抢。曹军直接被人干废,心想不是说好了休战么?这咋还有人袭营呢?这还有没有规则啊?裁判呢?你管不管?

裁判当然是不管的,战争也没有规则。喊杀声从四面响起,石阳大寨乱作一团。惊醒了的曹军官兵们一个个裤子都来不及扒拉,便光着腚一路向北头也不回地逃窜而去。

荆州军未料到敌人如此不堪一击,当下只管烧杀抢掠,丝毫不肯停手。还是魏延谨慎,怕耽搁太久被援军缠住,破坏一阵便果断收手,率部撤向西南,带着战利品登上早已备好的船只,欢天喜地回师公安。

文聘的运气的确不佳。作为新任的石阳主将,他人还没到,老窝便让人给端了。此刻离目的地还有数里,迎候在路旁的不是盔明甲亮的队列,却是一颗颗光鲜亮丽的屁股,在朝阳的映照下此起彼伏,也称得上是奇风异景了。

“唉——”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文聘长叹一声,感慨良多。自己在樊城如履薄冰,好容易全身而退。不想这一劫未落在樊城,却渡在了此处。这营寨被大火烧掉一半,粮草军械更不知损失多少,再加上这群屁股,全都无精打采的,哪还有一丁点儿军营的样子?

文仲业只得硬着头皮擦屁股善后,等待上面的处理。这边魏延回到公安,将偷袭石阳寨如实上报给司马所——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否则战利品就不能分发给将士们。

得知魏延擅自调动部队实施偷袭,司马所内立刻炸开了锅。自庞统以下分成三派意见。一派意见认为魏延抓住战机给敌军以重创,以结果而言,当论功行赏;第二派以为魏延阵前抗命,其罪当诛。虽重创曹军,然功不抵过,应予惩戒;第三派则认为功过相抵,应就此放过、不予追究。

三派争论许久,始终无法取得共识。没奈何,只得写表上报给左将军定夺。

公文送到刘备案前,玄德看了也是一阵头疼。论心迹他当然支持魏延。战争永远只看结果,破一千条军规也抵不上一场胜利,打赢了,错的也是对的。魏延不损一兵一卒,非但重创曹营,还带回许多缴获,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背个军规就能背出来的。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军法毕竟也不是摆设,否则谁都来违反一下,那部队还不彻底乱套?于是一头是爱将,一头是规矩,一根筋成了两头堵,赏也不妥、罚也不妥,实实令人作难。

刘备急得来回搓手,思前想后,还是命人把伏龙凤雏两位军师请来商议。

孔明与庞统平日里总是英雄所见略同,但这一回两位英雄的所见非但不同,还有些水火不容。孔明一向执法严明,坚持要严惩魏延违抗军令的行为;庞统则认为魏延能够随机应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虽有抗命之嫌,却也有战胜之功,以功抵过,还应嘉奖。

二人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着说着便争执起来。却是苦了陪坐的刘备,他与两位军师相处日久,深知这两位都是较真的脾气,故而不敢表态,只敢闷声听着。

正在不可开交之时,门外忽然有人来报:“禀将军,公子禅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