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格外关注冬眠医生收入。
“不是?冬眠医生一年赚五百万?这么狠吗?吹牛逼吧?”
“收入高税也高,咱们赚几千块没个税,这种几百万的收入得交一半的税吧?宋河说了是税前收入,税后就没那么离谱了。”
“辟谣!我就是冬眠医生,一年税前赚五百万不实!绝大多数冬眠医生不是这个数!”
“果然!我就说太离谱了,能问问你一年赚多少吗?”
“奖金不止五百万,五百万只是每台手术的奖金,再算上年终奖季度奖安全奖考核奖,去年我奖金收入是890万,算上工资、加班费和乱七八糟的补贴,刚好一年赚一千万,扣掉税剩一半多点!”
“卧槽!反向辟谣啊!宋河居然还是收着说的?一天赚一两万,有多爽我都不敢想!”
“我打听过,高奖金前提是每天做好几台手术,那种工作强度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冬眠订单本身就很贵,每个订单分一部分钱出来给医生,轻松就是几千上万!我亲戚是冬眠医生,去年税后到手三百多万,今年我孩子高考,准备也报乘黄订单班!”
有人则更关心太空城。
“要起飞了!宋河说要加建更多太空城,太空城零件供应商的股可以大胆入了,个人看好十年五倍涨幅!”
“前几天网上还瞎传,说太空城没法盈利了,元勋火箭公司的航天城也会跟着衰败,就像资源枯竭型城市,现在好了,航天城真要一飞冲天变国际一线都市了!”
“疯了吗都?发布会前两天我去航天城看房子,看中一个小区每平米一万五,发布会开完,今早我一问,价格直接翻到两万五了!短短几天涨一万,疯了是不是?”
“预料之中,航天城肯定要起飞了,一座太空城订单就够吓人了,宋河要弄好几座,源源不断的钱淌进航天城,直接拔地而起一个超级大都市!”
“真的,我感觉太空城制造行业会迎来长期繁荣,目前宋河要的订单就得修建十年,十年内这个行业肯定不缺饭吃,而且这些订单肯定不是全部!太空产业发展起来,估计会有越来越多订单出现,入行相关产业钱途无量!”
星际探索学院的热度相对较低,网友们评价两极分化。
“前科大新开这学院感觉不靠谱啊?这都啥乱七八糟不接地气的专业?”
“毫无疑问,一堆天坑专业,有钱家庭的孩子可以去读一读,普通人考虑找工作,千万别去踩坑!”
“傻帽吗?你管它专业实用不实用呢?再天坑专业那也是前科大!敲门砖懂吗?前科大和清北,三块最顶级的敲门砖,大公司抢着要!”
“估计星际探索学院不会像药学院和脑科学院那么成功,课程确实不实用,太空理论没啥盈利市场,现在科技还远远没到大规模进太空的时候,估计分数线不会很高,冲着前科大招牌去的学生可以报,但毕业证含金量肯定差一截。”
“给我看笑了,某些人现在还拎不清宋河相晓桐的江湖地位,我打赌分数线绝对飞起来!尖子生抢破头往里进!”
“别人开设这种抽象课程,谁报名我笑话谁,宋河相晓桐不一样,这俩人是当今世界最擅长开辟新产业的巨神,没准也能以星际探索学院为契机,真把几十上百万人类带到太空去,那最早几批学生肯定轻松财富自由!”
宋河浏览评论,笑容意味深长。
月球发现的矿产越来越多,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已成定局,谁第一批过去,谁便能摇身一变,成为太空产业的资深专家。
但普通人暂时还不知道保密消息,依旧带着一成不变的老思维,给星际探索学院定一个“课程不实用”的结论。
其实明示暗示非常多了,就看够不够胆大心细,能不能猜出未公开的门道。
他比较乐观,最聪明敢冒险的学生肯定会来报考,以自己如今的名气,不担心生源问题!
宋河躺着刷手机,大部分时间观察网络舆论,偶尔会跳出一两项需要他处理的工作消息,倒也都不麻烦,几个电子签名的事儿。
相晓桐睡觉有些不老实,像蚕宝宝一样动来动去,但手一直牢牢抓住宋河,像树懒紧紧抱住树干。
睡到中午,她终于醒过来,打完哈欠,抬头注视丈夫,眼神无限温柔。
“你是不是早就醒了?你睡觉一直很短。”相晓桐说。
宋河点点头,终于能动一动,缓解发麻的身体。
“然后怕惊醒我,就这样一直等着?”相晓桐歪头。
“对。”宋河摸摸她的头。
相晓桐感动,忍不住又往他怀里钻,“老公你这么溺爱我,我会慢慢变成废物点心。”
“怎么会呢?”宋河笑道。
“天天趴在你怀里,什么事情都不想干了,只想从早睡到晚,再从晚睡到早,不是废物点心是什么呢?”相晓桐傻笑。
“别当废物了,当饭桶吧。”宋河在手机上叫餐。
午饭很快由白老师送来,两人长时间没进食,哪怕饥肠辘辘也不适合来一堆大鱼大肉胡吃海塞,宋河特意只叫了小份的牛肉面,外加蔬菜汤和水果,量够两人吃到八分饱。
夫妻俩起床,坐在桌边的阳光下并肩吃午饭,下饭视频非常好找,世界各地的新闻节目和访谈节目都在聊昨晚的发布会和股灾。
宋河按热度找,找到一个观看数最高的灯塔访谈节目,金发女主持正采访一位肥胖的白人老头。
“欢迎投资大师山姆!这是本节目第二次请您作客!”女主持皱着眉头,“上一次节目,您也聊了乘黄神经元和七巨头的竞争。”
“对。”山姆点头。
“您当时说,七巨头赢得了人造器官竞争的胜利,乘黄神经元面临巨大困境,需要等待好几年才能重新爬起来。您还说做空七巨头的空头们会被打爆,可事情好像截然相反?”女主持面色不善,大概也亏了不少。
“嗯……”山姆表情微微尴尬,但老金融家的心理素质还是让他厚起脸皮,面不改色地讲解起来。
“乘黄神经元的发布会确实出人意料,他们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我们事先没得到一点消息,全世界被蒙在鼓里。”山姆道,“因此突然宣布的八种人造器官,引发了一定的盲目恐慌,恐慌只是暂时的,反而是机会!”
“您认为仅仅是盲目恐慌吗?”主持人奇怪,“两大医药阵营的竞争,主战场是人造器官,而乘黄神经元已经把主要器官的技术都突破了!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七巨头刚离开起跑线,而乘黄神经元已经跑到终点线了!”
“假象!”山姆微笑,“不要被假象蒙蔽!请问,谁发明了蒸汽机?”
主持人一愣,不明白话题怎么转变的如此突兀,“瓦特?”
“错了,瓦特并不是发明者,只是改进者,早就有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蒸汽机,但都不好用,瓦特把蒸汽机改造得可以用了,因此声名大噪,以至于大部分人都以为是他发明了蒸汽机。”山姆道。
不等若有所思的主持人开口,山姆继续说:
“在现实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怪的现象,往往最早发明一个东西的人并不会成为赢家,能赢的反而是后来做改良的人!”
“0到1的可行性突破不能决定什么,关键是1到100的技术落地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得能真正使用,它才是有价值的!”
“人造器官的竞争中,宋河和相晓桐,无疑是从0到1的人,但他们也仅仅停留在1上面!太空制造的人造器官,永远不可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主持人怔了怔,“但宋河在他的发布会上宣布,要大力扩建太空城!越来越多的太空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最终让所有人都有机会用!”
“放空炮罢了!”山姆露出老狐狸笑容,“他在撒谎!”
“您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能量!”山姆说着,从一旁拿起一本书,在镜头前展示。
屏幕前吃饭的宋河和相晓桐都看愣了,对视一眼,望着电脑发笑。
山姆手里拿着的书,赫然是夫妻俩写的《未来经济学》第四册!
节目效果多多少少有点滑稽,这个山姆明显在唱空他们,但聊到唱空的理论依据,却又拿出了他们写的书。
“《未来经济学》是好书,我不认同里面的一些理论,但也有很多理论给我启发,比如宋河和相晓桐非常看重能量的概念,对一切经济现象都以能量的角度去判断。”山姆滔滔不绝。
“恰恰是他们这种能量观,让我发现了他们必输无疑的关键!”
“我专门请过科学家顾问,研究太空制造人造器官的模式,发现这种模式的致命弊病不在于硬件设备,而在于能量!”
“太空城的运转需要大量能量,保存和生产人造器官的设备全是吃电怪兽,地空运输和空地运输过程更是海量耗能。”
“如果想像宋河所说的,让人造器官满足全世界绝大部分人的需求,所耗费的能量是个天文数字!”
“宋河那里的电力似乎很便宜?”主持人质疑,“即便以我们的电价,也不会太贵吧?”
“错错错,我们观念里的电费,是地面上电网设施覆盖的电费,靠高压线连接发电厂,源源不断供应电能。”山姆摇头。
“而太空中是没有发电厂的,地面的高压线也不可能通到太空城上去,现有的材料学水平达不到!通到天上的线有另一个名称叫太空电梯,不切实际的纯科幻产物!”
“所以想在太空中获取大量电能,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太阳能板,第二是从地面用火箭大量空运满电的电池上去。”
“这两种办法,如果供应科考型的小空间站,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要大规模工业生产,电费会飙到不可思议的昂贵程度!”
“我们计算过,如果想靠太阳能板来供应全世界的人造器官生产,需要半个澳洲那么大的面积!这根本不可能实现,你能想象吗?半个澳洲在近地轨道上飞,它看上去会比月亮还大!”
主持人恍然大悟,“所以太空城制造方案,压根不可能大量供应所有人,只能提供给极少数富人?”
“没错!”山姆点头,“而富人数量是很有限的,所以只需要一到两个大型太空城,就能满足市场需求,再多建就会亏本!宋河在发布会上吹嘘说要再建四个大型太空城,根本不现实,只是噱头罢了!所有人都被他骗了!”
主持人惊诧,“只是炒作?”
“没错,宋河的宏伟蓝图只是炒作,他并不是真要大量生产人造器官赚钱,只是炒作后靠金融市场圈钱,我打赌之前异常激增的七巨头空单里,很大比例会是宋相夫妇的。”山姆自信满满。
“所以宋河和相晓桐只停留在0到1,他们会赚一些钱,但这个市场广阔的长远前景并不属于他们!属于谁?七巨头!七巨头才是做1到100技术的!”
主持人皱眉要说什么,山姆抬手打断她。
“我知道你要说,七巨头看上去技术落后很多,但这只是表象!迷惑人的假象!”
“七巨头采取的地面制造方案,技术门槛更高,突破自然需要更多时间!慢是正常的!”
“但七巨头的路线,既慢又稳,稳扎稳打,不可阻挡!只要七巨头突破一种器官的地面制造,就会彻底吃下这个器官的相应市场,其盈利能力将是太空制造的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可宋河说,地面制造的精度上限是……”主持人下意识开口,说到一半自己愣了。
山姆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这种说法是宋河的一家之言,它是事实吗?恐怕不是!七巨头的朋友明确告诉我,最后一点误差完全可以解决,甚至不用太久!”
“可……可乘黄和神经元的技术力量也很强,既然七巨头能研究出地面制造的方案,为什么乘黄和神经元研究不出来呢?”
“强?真的强吗?”山姆笑道,“七巨头的医药技术专利规模,至少比乘黄和神经元大四倍!老巨头的底蕴,不是新兴公司能轻易挑战的!”
“我明白了!”主持人欣喜,“所以七巨头并没有输,乘黄和神经元也并没有赢,下跌只是短暂的过度恐慌,等大家冷静下来,会发现较量还在继续,而七巨头甚至还有优势?”
“没错!”山姆用指关节敲敲桌子,笑道,“抄底的时候来了!我已经大笔买入七巨头,等七巨头的第二代人造心突破后,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