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俗称“打谷黄”、“稻瘟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本病在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动物宿主众多,地理分布很广,菌型复杂,致病性不同,对人和动物危害性很大。

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

本病自1886年由weil于德国首次确定至今已有100多年,在世界各地流行,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

我国于1937年由汤泽光在广东首次发现本病,目前许多省、市、区都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以盛产水稻的中南、西南、华东等地区发病最多。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属于农业部规定的二类传染病。

【病原】

病原为钩端螺旋体科(Leptopiraceae)、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的成员。

钩端螺旋体属共有6个种、25个血清群、260个血清型,其中似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我国至今分离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共有19个血清群、161型。黄痘出血群是我国流行的主要血清群之一。

钩端螺旋体呈纤细的圆柱形,中央有一根轴丝,螺旋丝从一端盘绕至另一端,整齐而细密;在暗视野检查时,常似细小的珠链状,呈S、c、o形。

革兰染色阴性,但常不易着色,常用姬姆萨染色和镀银法染色,以后者较好。目前,最常用的培养基是油酸白蛋白介质的EmJh培养基。

钩端螺旋体主要有属特异性抗原、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

属特异性抗原是糖蛋白;群特异性抗原是类脂多糖复合物,它能刺激机体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可作为补体结合试验抗原,用于检测动物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型特异性抗原为菌体表面的糖蛋白,又称表面抗原,是钩端螺旋体分型的物质基础。

钩端螺旋体的抗原主要存在于其外膜和鞭毛中,外膜蛋白LI (ompLI)和鞭毛核蛋白(Flab)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一种保护性抗原,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是疫苗的有效成分。

钩端螺旋体抵抗力较弱,60c经1min立即死亡。适宜ph为7.0~7.6,故在水呈酸性或过碱的地区,其危害亦大受限制。一般常用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易将之杀死。在0.5%漂白粉水中经1~3 min死亡。在干燥和寒冷的条件下易死亡。钩端螺旋体在一般的水田、池塘、沼泽里及淤泥中可以生存数月或更长,这在本病的传播上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

病原性钩端螺旋体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江河两岸、湖泊、沼泽、池塘和水田地带为甚。

钩端螺旋体的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其中啮齿目的鼠类是最重要的储存宿主。鼠类感染后,大多数呈健康带菌,尤以黑线姬鼠、黄胸鼠、沟鼠、罗赛鼠、鼹鼠等分布较广,带菌率也较高。鼠类带菌时间长达1~2年,甚至终生,是本病自然疫源地的主体。

现已证明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蠕虫等亦可自然感染钩端螺旋体,其中受人注意的是蛙类。蛙感染后可持续从尿排出钩端螺旋体达一个多月,但在流行病学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温血动物。

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间歇或连续地从尿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如水源、土壤、饲料、栏圈和用具等,使人和其他动物感染。动物和人的钩端螺旋体感染常常相互交错,构成复杂的传染链。

低湿草地、死水塘、水田、淤泥等呈中性和微碱性有水的地方被带菌的鼠类、家畜的尿污染后成为危险的疫源地。本病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经消化道食入而感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和在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等传播。

本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家畜,但以幼畜发病较多。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有明显的流行季节,每年以7~10月为流行的高峰期,其他月份常仅为个别散发。

【致病机制】

钩端螺旋体的感染是通过其表面被称为黏附素的外膜蛋白与宿主细胞外膜基质(Ecm)的结合来启动的。

钩端螺旋体侵入动物机体后,经血流定位于肾小管。侵入机体12h后即可在肝脏发现大量菌体,在体温升高以前,菌体主要积聚于肝脏,心肌和肺脏中很少见。

菌体侵入血液并进行增殖时,患病动物体温升高,血糖含量降低,红细胞大量崩解,血中血红蛋白增多,引起溶血性黄疸。

在发热期,肝和肾中菌体数量增加,使肝脏变性、坏死,由于肝组织受到破坏,胆红素直接进入血液和组织内,引起实质性黄疸。

因此,本病引起的黄疸属混合性黄疸。

随着黄疸的出现,菌体逐渐自血液、肺、心、肝内消失,但在肾脏内的数量增加。

此时,体温下降,肾脏发生变性、坏死和出血,同时随尿不断向外排细菌和血红蛋白、出现血尿。在菌体毒素作用下,毛细血管(特别是皮肤和口腔黏膜)发生血栓和周围细胞浸润,血管狭窄,局部组织营养障碍,形成坏死。

【临床症状】

潜伏期2~20d,一般为7~13d。

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对各种动物的致病性不同,动物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抵抗力也不同,因此不同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感染率高,发病率低,轻症较多,重症较少。

1.猪

急性、亚急性、慢性以及流产这几种类型的临床症状可同时出现于一个猪场,但多数不同时存在。

急性型黄疸型多发生于大猪和中猪,呈散发性,偶见暴发。

病猪体温升高,厌食,皮肤干燥,有时见病猪用力在栏栅或墙壁上摩擦至出血,1~2d内全身皮肤和黏膜泛黄,尿浓茶样或血尿。几天或数小时内突然惊厥而死。病死率很高。

亚急性和慢性型多发生于断乳前后至30kg以下的小猪,呈地方流行性或暴发,常引起严重的损失。

病初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有时有浆液性鼻液,食欲减退,精神不振。

几天后,眼结膜有的潮红水肿,有的泛黄,有的在上下颌、头部、颈部甚至全身水肿,指压凹陷,俗称“大头瘟”。

尿液变黄、茶尿、血红蛋白尿甚至血尿,一进猪栏就闻到腥臭味。

有时粪干硬,有时腹泻,病猪逐渐消瘦,无力。病程由十几天至1个多月。病死率50%~90%。恢复的猪往往生长迟缓,有的成为“僵猪”。

妊娠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可能发生流产,流产率20%~70%,母猪在流产前后有时兼有其他临床症状,甚至流产后发生急性死亡。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也有弱仔,常于产后不久死亡。

2.牛

急性型多见于犊牛,常表现为突然高热,黏膜发黄,尿色很暗,有大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胆色素。皮肤干裂、坏死和溃疡。常于发病后3~7d内死亡,病死率甚高。

亚急性型常见于奶牛,体温有不同程度升高,食欲减退,黏膜发生黄疸,产乳量显着下降或停止。乳色变黄如初乳状并常有血凝块,病牛很少死亡。经两个月后逐渐好转,但往往需经两个月产乳量才能恢复正常。

流产是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一些牛群暴发本病的唯一临床症状就是流产,但也可与急性临床症状同时出现。

3.马

急性病例呈高热,稽留数日,食欲废绝,皮肤与黏膜发黄,点状出血。皮肤干裂和坏死,病的中后期出现胆色素尿和血红蛋白尿。病程数天至两周。病死率40%~60%。

亚急性病例有发热、委顿、黄痘等临床症状。病程较长,为2~4周,病死率较低,为10%~18%。

马周期性眼炎可能与感染钩端螺旋体有关。病马表现畏光流泪,结膜红肿,角膜浑浊,眼前房充满纤维素性出血性渗出物,虹膜色淡,轮廓不清,可持续2~3周,恢复后间隔6~8周,又可反复发作,终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受损,导致失明。

4.犬

表现发热、嗜睡、呕吐、便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归于死亡。以幼犬发病较多,成犬常呈隐性感染。

5. 羊

临床症状基本上与牛相似,但发病率较低。

6. 鹿

曾在我国北方养鹿场中发生,以当年仔鹿易感性最强。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到41c以上,可视黏膜黄疸,贫血,血尿,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委顿,心跳加快,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预后不良。

7.貂

波摩那型感染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排黄色稀便,渴欲增加,食欲减退,心率及呼吸增数,精神沉郁。有些病例,出现眼结膜炎、发热、贫血、后肢瘫痪、血尿等临床症状,往往归于死亡。

8.狐狸

主要侵害3~6月龄的幼狐,表现为出血黄疸型、波摩那型、流感伤寒型,病死率为90%~100%,成年狐发病较少。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病理变化】

不同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变化基本是一致的。急性病例,肉眼可见病变主要是黄疸、出血以及肝和肾不同程度的损害。慢性或轻型病例,则以肾的变化为主。

1.猪

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胸腔和心包有黄色积液。心内膜、肠系膜、肠、膀胱黏膜等出血。肝肿大呈棕黄色,胆囊肿大、淤血,慢性者有散在的灰白色病灶(间质性肾炎)。水肿型病例则在上下颌、头颈、背、胃壁等部位出现水肿。

2.牛、羊、马、鹿

病理变化大同小异。皮肤有干裂坏死性病灶,口腔黏膜有溃疡,黏膜及皮下组织黄疸,有时可见水肿。肺、心、肾和脾等实质器官有出血斑点。肝肿大、泛黄。肾稍肿,且有灰色病灶。膀胱积有深黄色或红色尿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犬

全身黄疸,黏膜、浆膜有点状出血。肝、脾肿大充血。肾肿大,皮质部点状出血,其内侧有粟粒大乃至米粒大坚硬的病灶,致使肾表面凹凸不平。

【诊断】

本病单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难于确诊,只有结合微生物学和血清学诊断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确诊。但是,由于国内兽医对本病的研究,特别是诊断方法研究相对较少,还没有商品化的诊断试剂,因此必要时可以借鉴人医方面的诊断技术。目前市场上有检测抗体的ELISA试剂盒和间接血凝试验(IhA)试剂盒可供选择。

1.微生物学检查

在急性病例的高热期,血液及所有的脏器中都有数量不等的菌体存在,当患病动物机体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时,大多数菌体被破坏,只有在抗体难以到达的地方如肾小管中可以存活下来。

体液材料菌体数量常常很少,检出机会不多,要注意浓缩集菌。

生前检查早期用血液,中、后期用脊髓液和尿。死后检查在1h内进行,最迟不得超过3 h,否则组织中的菌体大多数发生溶解。

一般采取肝、肾、脾、脑等组织。

病料采集后应立即处理,并进行暗视野直接镜检或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病理组织中的菌体应用姬姆萨染色或镀银染色后检查。有条件时可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

2.凝集溶解试验

目前显微凝集试验(mAt)被认为是金标准。

钩端螺旋体可与相应的抗体产生凝集溶解反应。

抗体浓度高时发生溶菌现象(在暗视野检查时见不到菌体),抗体浓度低时发生凝集现象(菌体凝集成菊花样)。

一般先以被检血清做低倍稀释与各个血清群的标准菌株抗原做初筛试验(或称定性试验),查明被检血清是否有抗体存在及其群别。

若有反应,再做进一步稀释与已查出的群别各型抗原做定量试验,测定其型别的凝溶效价,以判定属于何种血清型的抗体。

反之,用已知抗血清测定从患病动物中分离的菌株属何种血清型,其方法也是一样。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国内已用此法检查钩端螺旋体病患者抗体,证明本法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有人曾用本法与显微凝集试验做比较,发现本法检出率较高,因此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4.间接血凝试验

本试验具有属特异性,比凝集溶解试验更敏感,能检出血清中微量抗体,可作为本病的早期诊断法。

5.聚合酶链反应(pcR)

此法能检出少至一条到数条钩端螺旋体,远较血清学方法敏感,且在3h内即可获得结果,是检测钩端螺旋体最敏感、特异和快速的检测方法。

6.多价苗紧急接种诊断

在进行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和防控中,往往遇到病原体的检查、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的检出率很低,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常常是30%~60%不等,使诊断发生困难。

应用人的钩端螺旋体5价和3价苗进行紧急接种,若为本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接种后两周内新病例停止出现,疫情停息,可得到间接诊断的效果。

钩端螺旋体病应注意与布鲁菌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及衣原体病等流产性疾病相鉴别;与附红细胞体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急性溶血性黄疸等溶血性疾病相鉴别;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等神经症状性疾病相鉴别。

【防控】

平时防控本病的措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消除带菌排菌的各种动物(传染源);消除和清理被污染的水源、污水、淤泥、牧地、饲料、场舍、用具等以防止传染和散播;实行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抵抗力。

免疫接种是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国内只有人和犬用的商品化灭活疫苗。由于各地流行菌型不同,各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故应根据当地流行的主要菌群选择相应的多价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每头动物每年接种2次,间隔7d,免疫期为1年。

动物可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等。对患病动物可采取抗菌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常用青霉素、多西环素、先锋霉素进行抗菌治疗。同时配合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维生素K和强心剂等对症治疗措施。

【公共卫生】

人钩端螺旋体病多发生于某些职业、娱乐业或一些特殊嗜好的人群。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将其列入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在我国、尼加拉瓜、墨西哥、马来群岛、巴西、印度、美国、法国、葡萄牙等地都曾经大规模暴发,因此钩端螺旋体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范的流行病。

人感染后潜伏期平均7~13 d。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患者突然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尤其是胖肠肌疼痛并有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并有蛋白尿及不同程度的黄疸、皮肤黏膜出血等临床症状。有的病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也有表现为咯血或脑膜脑炎等。大多数经轻或重的临床反应后恢复,少数严重者,如治疗不及时则可死亡。人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应按病的表现确定治疗方案,一般是以抗生素为主,配合对症、支持疗法,首选药物为青霉素G,其次为四环素族、庆大霉素、多西环素。预防本病,人医和兽医必须密切配合,平时应做好灭鼠工作,加强动物管理,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注意环境卫生,经常消毒和清理污水、垃圾;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人群要用多价疫苗定期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