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七、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

只有这些基本环节相互连接,协同作用时,传染病才有可能发生和流行。

任何可以影响这三个基本环节的因素,都会影响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自然因素

对流行过程有影响的自然因素,也称之为环境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水文、季节、气候、局部环境等。

无论哪种因素,都是分别或同时影响三个基本环节而起作用的,而且其作用是错综复杂的,举例如下。

1.作用于传染源

自然因素对传染源这一环节的影响,例如一定的地理条件(海、河、高山等)对传染源的转移产生一定的限制,成为天然的隔离条件。

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引起机体抵抗力的变动,如气喘病的隐性病猪,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病情恶化,咳嗽频繁,排出病原体增多,散播传染的机会增加。

反之,在干燥、温暖的季节里,加上饲养情况较好,病情容易好转,咳嗽减少,散播传染的机会也小。

当某些野生动物是传染源时,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显着。

这些动物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森林、沼泽、荒野等),它们所传播的疫病常局限于这些环境,往往能形成自然疫源地。

2.作用于传播媒介

自然因素对传播媒介的影响非常明显。

例如,不同的纬度和地域,其植物种类、植被状态、媒介昆虫种类及数量、水质、地表土质、大气流动状况等都会有所不同,从而使这些传播媒介的性能和特点也不同。

同样是口蹄疫,在一个岛屿内就很容易采取措施终止其流行过程,但在幅员辽阔的寒冷平原地区就很难使其终止。

又如,夏季气温上升,在吸血昆虫滋生的地区,作为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的媒介昆虫蚊类的活动增强,因而乙型脑炎病例增多。

日光和干燥对多数病原体具有致死作用,反之,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则有利于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较长期的保存。

当温度降低湿度增大时,有利于气源性感染,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发病率常有增高的现象。

洪水泛滥季节,地面粪尿被冲刷至河塘,造成水源污染,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等的流行。

3.作用于易感动物

自然因素对易感动物的影响首先是改变机体的抵抗力。

例如温度和气候的影响,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可使易感动物易于受凉、降低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在高温的影响下,肠道的杀菌作用降低,使肠道传染病增加。

又如不同季节动物的营养状况也不同,故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不同。

再如不同地域的动物,其遗传学和生物学特性也不相同,

因此其对疾病的易感性往往也有差异,这就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本土动物与外来动物对某些传染病的抗病性不同。

(二)社会因素

1.社会发展程度

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会显着影响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社会发展程度主要包括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生产力、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法律、法规建设及其贯彻执行情况等。

它们既可能是促进动物疫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也可以是有效控制疫病流行的关键。

因为动物和它所处的环境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而后者又取决于社会制度等因素。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从某一国家和地区来看,100年前的传染病流行过程肯定与当前的情况完全不同,因为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科技、意识形态和观念到养殖数量、养殖模式与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生产力、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一是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明显加快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发生频率,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宿主范围,增加了流行过程的复杂性;

二是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整个人类社会对动物传染病的认知、防控意识和关注度,从而对其流行过程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和防控措施是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病的重要保证。

世界上很多国家根据多年来防疫工作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和规章,统称为兽医法规。

这些法规赋予兽医人员明确的权限和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对不遵守法规的人员和单位,兽医人员有权依法予以处理。

由于兽医人员对动物传染病的控制具有很大的权力,从而使他们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

实践证明,缺乏法律约束和长远的防疫规划,是造成一些传染病不能被消灭甚至使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人们应根据已颁布的兽医法规,制定防疫规划并严格贯彻执行,这样才可能消灭和控制各种动物传染病。

2.从业者的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这些人员包括政府官员,教育、科研及科普工作者,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他们能否按照科学规律、依法依规认真办事,大到国家动物传染病防控政策和制度的顶层设计,小到一个养殖场的整体设计、规划布局、建筑结构、通风设施、饲养管理制度及卫生防疫制度的建设与落实等,都会影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依法严格执行疫情申报和公开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防疫检疫及病、死动物的处置管理,规范兽药市场,严格执行养殖和疫病防控的各种技术规范等,都可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使其时间缩短、范围缩小。

例如,采用全进全出制度替代连续词养,动物的发病率会显着下降。

养殖规模与模式的变化促使某些传染病流行,现代集约化养殖场猪群和鸡群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不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饲养管理方面忽视某些应激因素也会影响到流行过程,例如长途运输、过度拥挤、气候突变、饲料更换、转群并群、意外惊吓、雨淋水泡、频繁注射等,都易导致动物的抵抗力降低而诱使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猪鹿等暴发流行。

总之,流行过程受到多因素综合影响。

传染源、易感动物和环境因素不是在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联系并共同作用于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因此,要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