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或者说,上一世,千禧年就在眼前,她只是头晕被送进医院。
等她醒来,就发现自己正站在病床旁,看着病床上的自己,旁边还有不少医护们围着床上的“自己”忙来忙去。
最后,她还亲眼看到医生从病房出来,对着老娄摇头,说道:“节哀!”
当时她的丈夫老娄,一双儿女,还有弟弟妹妹们,甚至连她高寿的父母都围在病房门口,哭的不能自已。
于是她就想,怎么就醒不过来呢。
她在这样想的时候,突然有一道白光显现,将她拉入一个奇怪的地方。
这个地方闪着星光,仿佛星星组成的通道一般,是她从没见过的绚烂夺目。
这个通道的两侧,像是电影幕布一样,不断播放着各种画面。
画面闪现,没有什么声音,可她就是知道画面中的人们在说什么,做什么,甚至能共情他们的情绪。
她看到了她的父母,看到了她的弟弟,还看到了她的三个妹妹,唯独没有她自己,也没有老娄,更没有她最想念的一双儿女。
看到这里,她已然明白,原来她的父母弟妹们,各个都有大来历,各个都是某一本书的主角,天生带着主角光环,遇难成祥,吉星高照……
除了她。
她看完这些影像,只有一个想法——她后悔了。
她上辈子怎么那么傻,亲妈偷偷塞给她好吃的,她转头就悄悄给了底下的弟妹们!生怕他们饿着了,长不大!
她清楚记得西岭的树丛里,有些破破烂烂的衣服,有些布料看起来还不错。
她小时候不懂,跟着妈妈苏怀兰去外婆家,远远看到这些东西时,还专门问过:“妈,那些布看起来很新,怎么没人捡回家?”
苏怀兰就会拍一下她的肩膀,说:“走快点,没事别来这里玩,有狼!”
等到她再大一点,也不知是哪个小伙伴说的,这西岭——是扔死孩子的地方……
那时候,她也不大,那次她还被吓得发了一次高烧。
她便知道,小孩子都很难养活,要多吃好东西,才能养起来!
以至于后来,她得了什么吃的,就先想着弟弟妹妹们,因为他们比她小。
而她已经是大孩子了,早就过了活下来的坎,底下几个小的,尤其是三个妹妹们,还难说呢!
那些书里的故事,每个都很精彩,所有人都是起于微时,一路披荆斩棘,走向越来越广阔的天地,最后或是功成名就,或是家财万贯,或是躺在金钱堆上当千娇百宠的咸鱼……
她已经不想再看下去了,她人已经没了,所有的世间繁华对她来说,不过都是过眼云烟。
小舅以前教她背古诗,有句话说得好:“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死了,一了百了。
算了吧。
她一下子也就没了执念。
有时候吧,人越是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是容易得到。
总之,就在她想开了,正准备去地府报到时,一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岁那年的初夏。
那天一大早醒来,她开始还有点懵,看到院子里刚煮好的一箩筐海虾,便想起来,在前世的这一天下午,她恰巧被开水烫伤。
是了,这天早上,随着洋流在近海蹚渔网的渔船,个个满载而归,完成水产收购站的任务后,竟然还剩下不少鱼虾。
大队里按照各家工分,给每家每户都分了不少鱼虾海鲜。
再加上姚爹姚老大这条船的贡献最大,姚家老大额外得了奖励。
姚家是大队里男劳力最多的人家,工分也最多。
于是他们家分到的东西也最多。
半人高的箩筐,满满一筐的海虾,还有不少的鱼。
这个时候的虾都是野生的,平时很难见到这么多的虾。
小时候的事情,她能记住的不多。
这一天的事情,她却记了一辈子。
大喜又大悲。
难得分了这么多的虾,平时都要煮熟晒干,留着换钱换粮食,姚奶奶却做主全都煮了,让大家敞开肚皮随便吃!
这就是姚倩刚回来那天早上的事情。
至于姚奶奶这样的老太太,怎么会这么大方?
姚家在老太太的管理下,竟然能敞开肚皮吃海虾,野生的,还是半人高的一箩筐海虾!
这事真是离了大谱!
谁信?
没人信。
姚家自家人都不信!
这可是六五年,肚子里缺油水的年代!
猪肉七毛钱一斤,野生海虾上缴给水产收购站,收购价八毛钱一斤。
过路司机和混黑市的商贩们,他们私底下的收购价,是两块钱一斤!
人都是逐利的,这还是倒卖的收购价,那要是拿到黑市去,价格可想而知!
姚倩还记得,在上一世,她为了攒钱,悄悄请人帮着去大队买虾,凑到几十斤,再花四毛钱长途汽车票,坐车去市里火车站旁的招待所,那海虾就能卖到两块钱一斤。
火车站旁的招待所里,有人在这里悄悄收购,转手就卖到外地去!
这半箩筐海虾,说起来起码三十斤,拿去水产收购站去卖也能卖上个二十多块钱,要是胆子大点,拿到火车站,那可是六十多块钱!
几十块钱,姚老太太就这么大手一挥,进了全家人的肚子里?
这事说起来简直跟聊斋一样——像是骗人的鬼故事。
姚老太太这么做,总归是有原因的。
上一世,姚倩没发现。
一方面,她那时候是毫不掺假的十岁,孩子心性,有好吃的在眼前,哪里还能想到旁的?
这一世,却完全不一样了!
这天下午,姚倩如愿逃过了被二婶用热水浇头的命运。
姚倩抬头,从二婶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可惜”。
没错,是“可惜”。
姚倩心里咯噔一下,有了计较。
她挑了个苏怀兰身边没人的时候,将差点被热水浇头这事说了,还说了自己看到二婶的表情有点奇怪。
亲妈苏怀兰也是个穿书女主。
只不过,她是古穿今,从古代大将军府的大小姐,穿到《渔家长媳最是不孝》这本书里,穿来的时候正是原主准备嫁给姚老大的前夜。
作为将门嫡女,除了闺秀们那些必备技能,她还天生神力。穿到现代来,这神力也跟着她来了。
至于她那些骑射武艺,掌家理财,管理下人……
显然,全都用不上!
总之,苏怀兰一身的本领,能用上的只有那身力气。
在苏怀兰的家乡,十岁的女孩有的都开始议亲了,宅斗什么的,那都是幼儿园里的必修课。
听到大女儿这么说,她也没打算瞒着,组织了一番语言,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这事说来,话有点长。
她先摸摸姚倩的肚子,又摸摸她的头,面色有些难过:“只今天早上吃虾,吃了个十成饱吧?”
她心里还有一句话,别的时候,可怜的丫头,恐怕就只混个五成饱。
她和姚德业作为长子长媳,就算姚家分家,他们也没法跟公婆真正分开。
于是她便动了些脑筋,请了落户在申城的娘家大哥想办法,替他们两口子在那边寻摸个工作。
他们夫妻俩有了工作,带着孩子们去了申城,这样一来,就是事实上的分家。
两老的养老钱,她一分不少给,她甚至愿意多给点,照顾着底下几位小叔子侄辈们。
她有力气有谋略,带着一大家子,离了这里,以后还不是海阔天空?
申城的工作,当然不是大街上的白菜,苏家大哥苏怀礼花了很长时间寻摸,总算找到一份正式工,一份临时工。
两份工作一有消息,苏怀礼便让侄子苏永翰给三妹捎口信,告诉她:“工作有着落了,快点来申城。”
这转达的意思,总不如自己亲自问一下放心。
苏怀兰便跟婆婆请假:“娘,我大哥说,有个好事,也没说清楚。我明天去公社邮局,打个电话去问问。要是真有好事,咱们家也高兴高兴。”
姚老太太不可能拒绝。
想到这些,苏怀兰又道:“倩丫头,你大舅在申城,还算有点人脉。可工作真不容易找,你大舅可算是费心了!”
在姚倩的记忆里,苏家大舅,她都已经几十年没见过了。这个时候,想起来也只有一点模糊的影子。
她只是一直听苏外公提起,老大为人沉稳,早年听了他的建议,出去闯荡了一番,最后在申城扎根。
大舅妈为人不错,也不是抠搜的人,觉得老爷子留在老家,小叔和小妹苏怀兰又照顾的多,心里觉得多有亏欠,便经常攒些东西寄回来,什么稀罕的布,羊毛线,甚至有一年还给姚德业搞了一件皮毛坎肩!
这可是好东西!
海上风大,冬天尤其冷的刺骨,那种湿冷,能冷到骨头缝里去!再厚的棉衣都能给风吹透了!
姚倩记得上一世,她爹姚德业想当大孝子,主动将坎肩让给爷爷穿。爷爷是真心疼大儿子,死活没要。
当时二叔在一边说:“大哥,你体格好,爹说他穿不了,不然给我?”
当时姚爷爷拿着烟袋杆,照准二叔的头就敲过去了!
现在她再想起这些事,只觉得太遥远了。
苏怀兰:“倩丫头,你想什么呢?”
姚倩连忙摇头:“没想啥,我就想,很久没见过大舅大舅妈他们了,我都快忘记他们的样子了!”
“傻丫头,孩子气!我打电话的时候,你大舅还提到你,问你现在多高了。”
苏怀兰笑笑,又接着说道:“你大舅找的这两份工作,一份是正式工,在造船厂。这个工作,一个月工资36块钱。临时工是街道上的工作,在收购站,帮着理仓库,一个月18块钱。”
回收站临时工这个活,是你大舅妈寻摸来的,我能干。前两天晚上,我们跟你爷奶商量过,以后我们每个月寄二十块钱回来,以后涨了工资,再慢慢添。你奶奶她同意了。”
姚倩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老太太真会算:她爹一天十三个工分,再加上她姐妹仨和母亲苏怀兰织鱼网挣的工分,这五口人一个月的工分算成钱,也有三十来块钱。
可现在他们家全都不在家吃饭,还白白贡献二十块钱,老太太当然划算。
村里给养老钱的,照寻常规矩,哪有这么多?
姚倩想起正事:“妈,那你觉得二婶为什么这么做?就为了让我受伤,拖住你们?不让你跟爹去申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