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联军已经抵达东岸,密密麻麻都是人影。
西岸的俄军放眼望去尽是一顶顶军帽,还有雄健的战马。
阿列谢克扫视一眼,估计至少十万人。
这对大乾来说,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用兵,可对于欧洲各国而言,已经是个令人恐惧的数字了。
此时欧洲国家,还没有进化为民族国家,各国的动员能力有限,再加上国家小,能凑出两万军队的就已经算是小强,能出十万大军便是区域霸主。
现在高欢一路就有十万,确实让俄军感到震撼。
这时在伏尔加河东岸,步军散开,高欢在众多部将的簇拥下,出现在大军之前,用望远镜观察对岸,他先看见布防的俄军,又看见远处山头上,还插着蒙古人的旗帜,遂即微笑道:“看来朕来的正是时候!”
袁宗第看了对岸一眼,问道:“陛下,臣建议趁其工事还不完备,立刻强渡伏尔加河,咱们一口气打到莫斯科!”
“好!”高欢赞其气魄,然后注视着战场,扭头问道:“你们以为呢?”
“陛下,这伏尔加河宽阔,要强渡也需要准备!”参军张煌言道:“臣以为再准备的同时,可以再次进行招抚,看沙俄能否接受我们的条件!”
高欢并没打算占领沙俄全境,现在乾朝的版图已经太大,现有的行政体系和交通工具,进行统治已经很吃力,所以只要沙俄臣服,接收他的册封,成为朝贡体系的一员,并成为联盟在东欧的马仔。
中央集权和郡县制,能够极大的调动国家资源,发挥强大的实力。
不过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对于偏远地区,统治却非常吃力。
这是因为郡县制,中央集权是将地方的权利收到中央,官员也是由中央委派,地方事物也由中央一把抓,而这就导致地方势力与中央之间存在冲突。
如果这些地方势力还是异族,那么边疆就不可能安宁。
周朝的分封制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周边与中央的矛盾。
分封制度下,给予边远地区的土着和贵族权利,他们对于中央王朝的反抗就不会那么强烈。
不过,当这些国家开始学习中原文化和制度,把自己从落后的政体,变成一个中原国家后,其国家实力增长,与中央发生冲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高欢听了张煌言的话,觉得可以一试,这次他迅速突破俄军防线,近万俄军成了俘虏,已经向沙俄展现出了实力。
如果阿列谢克识相,那么现在做出妥协,对沙俄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高欢微微颔首:“强渡需要准备渡船和木筏,工兵还需要寻找架设浮桥的材料。既然如此,派人招抚也无妨!”
派个人过去,反正不影响联军的渡河准备,属于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如果沙俄愿意臣服,那固然是好事。
乾朝将在东欧获得一个强力小弟,为进一步击败协约国集团,提供不少的助力。
如果沙俄不同意,拒绝了高欢的好意,那高欢也没损失。
“那陛下准备派谁去?”张煌言问道。
高欢扭头看向一旁的雷科夫,“就让雷科夫去吧!”
……
一艘船只从东岸划到西岸,一队沙俄士兵立刻持枪围上来,雷科夫从船上跳下,“别开枪,是我!”
用枪指着雷科夫的士兵,看见从上面跳下来一个俄国人,为首军官一看,当即惊道:“大公阁下,怎么是您!”
雷科夫沉声道:“说来话长,陛下在这里没有,我要见陛下!”
俄军大帐内,阿列谢克在看见联盟的军队后,意识到这将是他成为沙皇以来,面对的最强大对手。
而且以沙俄自己的实力,或许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军帐内,阿列谢克匆匆写下几封书信,让人立刻送往欧洲各国。
现在他真切的感受到,紧凭沙俄无法对抗中华联盟。
这时阿列谢克派出信使后,正与属下分析今天看见的联盟军队,估算他们的战斗力。
卡斯托夫却行礼道:“陛下,我今天看到雷科夫了。”
“哦!在哪里?”阿列谢克皱起眉头,难道他在联军的军中。
正是因为雷科夫不断送出的错误信息,误导了莫斯科当局,让阿列谢克觉得联盟其实没有进攻莫斯科的打算,整个帝国才放松警惕。
现在沙俄军队没有做好,与联盟开战的准备,而波兰和瑞典等国就更加不用多说,肯定没有进行战争准备。
现在联盟军突然进攻,无疑是打了阿列谢克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切,雷科夫都有责任。
“他就在东岸,站在了乾朝皇帝的身边!”卡斯托夫眼睛尖,用望远镜观察时,发现了高欢身边的雷科夫。
“他还在联盟的皇帝身边!”阿列谢克提高声调,恼火道:“朕早就怀疑他与乾人勾结!他辜负了朕的信任,等抓住他,朕一定要不枪毙他!”
众多军官听后,无比动怒,纷纷痛骂雷科夫背叛帝国,背叛上帝。
这时众人正怒骂时,一名军官进入大帐,向阿列谢克禀报道:“陛下,方才东岸过来一人,我上前查看,竟是雷科夫大公。他说有重要事情,要面见陛下!”
阿列谢克微微一愣,遂即怒道:“好啊!他还赶回来!人呢?”
“就在外面!”军官不知内情,惊讶于皇帝的愤怒。
“让他进来!”阿列谢克当即喝道。
这时军官刚要出去,阿列谢克又嘱咐道:“给我把他搜一遍,看是否带有利器!”
雷科夫在帐外,被士卒仔细搜查一遍。
这让他不禁苦笑,知道沙皇陛下不再信任自己,已经开始怀疑他的立场了。
这时被搜完身,雷科夫才被带进大帐,而他一进来,便感觉到数道冰冷的目光向他射来。
雷科夫看见黑脸坐在王位上的阿列谢克,连忙行礼,“陛下!”
阿列谢克怒道:“你与联盟皇帝勾结,欺骗朕和帝国,现在你还敢回来,是认为朕不敢枪毙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