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事情的原委
这也是为什么,贺老八刚刚会加速的原因。
贺老八听到朱允通这么说,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他抚摸着随身携带的金豆。
贺老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对年轻的情侣,还没结婚,偷偷跑出来玩,想要在这艘船里,过着悠闲的日子。
不过贺老八看着眼前的两个少年,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从这两个男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一种敌意。
到了傍晚休息的时候,贺老八看到那个女人把刀举到那个男人面前,然后放下。
贺老八见这人年纪不大,和铁子差不多,有心说两句,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如果这女人是个强者呢?
事实上,何止是贺老八看出来了,就连朱允通都看出来了。
朱允通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怎么会跟朱隶扯上了?
她怎么会跟徐锦怀扯上关系?
朱允通数次感觉到况小宛的剑意越来越近,却始终没有出手,只是轻轻一声叹息,收剑归鞘。
朱允通觉得,况小婉要他的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当天晚上,朱允通就去找了徐锦怀。
哪晓得徐锦怀居然连文胸都没有!
而徐锦怀的贴身衣物,则是由况小婉替他换上的。
况小宛把贴身的贴身衣物递给徐锦怀,可见两人的关系有多好。
何况那时候况小宛还在被奸人凌|辱,自己恰巧带着她过去,也算得上是救命之恩。
或者说,况小宛对她,既有爱意,也有恨意。
事实上朱允通说的也有道理,况小宛现在确实是把“老龚”当成了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她的心情很复杂。
况小宛跟徐锦怀非亲非故,她才是劫持徐锦怀的幕后黑手。
这小桃,便是况小婉身边的侍女。
况小宛告诉了朱允通所有事情,唯一真实的,就是况小宛。
况小宛抓了徐锦怀,不过是遵从她娘的吩咐罢了。
在徐锦怀被劫持成功的那一天,她的妈妈还特意为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她在妈妈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这时,她的妈妈跟她说,她的未来,她已经有了着落。
眼前的男子,不仅仅是身份尊贵,更是能够为他们复仇。
况小宛虽然不喜欢这个奇怪的男人,但她现在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妈妈,会将自己的亲生女儿交给别人,是因为她想要替自己的爸爸报仇!
但现在,她什么都做不了。
况小宛无可奈何,拼命地想要挣脱,但还是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况小宛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一觉睡到了一间陌生的屋子里。
况小宛一看床榻上凌乱的衣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她的处子之身,就是被他抢走的!
他的酒气和自己一样重,想来也是自己的母亲让他这么做的。
听娘亲说,这人是个贵族,长得倒是挺像的。
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男子。
况小宛从小到大,都是她娘给她下的命令,她好几次都试图拒绝。
况小宛第一次被人夺去,为了向自己的娘亲表达自己的怨恨,便动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她不愿意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一个陌生人!
她的手已经抬了起来,却怎么也挥不下去。
况小宛很好奇,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女子没有说对方的名字,只是称对方为陈公子。
很明显,这个男人实在是过于阴险,占据了她的身体之后,竟然还在骗她。
他告诉我,他叫宫!但她并不知道,她的妈妈早就跟她说过,这个男人叫陈。
况小宛也不点穿,只是要多看看这人,看看他到底在干些什么。
不过仔细一看,他发现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听她娘说,这位陈少爷可以替他们一家人报仇。
陈公子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会蜂拥而至,所有人都会追随他。
起初况小宛还以为这位必是出身名门。
他的卧室,她只认识一张床,一张床,一张床。
就连她的被褥都是精心缝制的,绝对是一等一的绣品。
更别说洗发水和洗发水了。
然后又自称为神明!
可当他走出屋子的时候,却发现屋子已经消失了!
更令她惊讶的是,对方竟能凭空幻化出一柄神兵利器。
没错,就是一把宝刀!
这一刀,可以说是斩断了钢铁!
姑且称其为“老宫”好了,随意一招,便有这般犀利。
况小婉虽然没有多少力量,可是一拿到手里,立刻就变得不同。
况小宛的母亲是个用剑的好手,所以她对剑术很是了解。
他看了这么多的刀,家里的刀也不少,但没有一柄能和眼前这柄龙泉刀相比。
如此说来,这老龚果然是个人才,不愧是娘亲所言,可以为况氏报仇雪恨!
从一开始,况小宛就试探过这人的身手,知道这人的身手很好,想要直接杀死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一夜她有几次都想下手,但一想这位有能力为况氏复仇,又迟疑了。
小船缓缓向北驶去。
“少爷,荷花塘就在前方。”贺老八在门外叫着。
朱允通在甲板上晒着太阳,带着况小婉走了出来。
“青色的莲花,在阳光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朱允通回头看了一眼况小宛,轻叹一声:“千山万水,哪及得上你?”
况小宛自幼就被她的娘家给请了个家教,对诗书、对剑都很在行。
他自然听得出来,朱允通所念的那两首词,乃是宋时杨万里所作。
最后一行“千里莲叶,莫胜你”,带着一种宋诗独有的婉转,也带着一种普通黑话的直接。
等他再听到后面的话,老龚就不说话了。
“老龚,千里迢迢,我都比不上你。就这一句?”况小宛一听好话,就恨不得把话都说完。
朱允通觉得,现在的女人,似乎都是一个德行,喜欢写诗,喜欢写诗。
就像是一种荣耀,一种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
朱允通见况小婉这么有兴致,也只得作罢。
这首歌,取自于《春风十里不如你》。
“小宛,我觉得这句话更好听。”
朱允通嘴里还在哼唱着。
“千山万水都比不上你,一笑百花无声,我被你的笑容深深的迷住了,我被你的笑容所吸引。”
“千年莲叶,不及你,岁月为你而来,你是江南的烟雨,我在你的花香梦中,清风拂过我的心。“一首歌,道尽了人间情,是谁不小心,在春天里写下了深情,在弦上听到了杏花的声音。”
“我回头就遇到了你,我上辈子有没有期待,这辈子能和你在一起,你在江南,我在你的花丛中,在你的梦境中。”
朱允通的声音有些嘶哑,那是因为他以前经常喝酒和吸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声音。
这首歌,竟然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种曲子,况小宛什么时候听到过?
刚开始的时候,这首歌很普通,也很奇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歌却越来越吸引人,到了后来,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这首歌里。
等朱允通一曲结束,况小宛还沉浸在自己的歌声中,久久不能忘怀。
谁能知道,这位老龚,竟然是一位全能型的人物?
况小宛又瞥了他一眼,总觉得这人所谓的“神明”,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况小宛也清楚,这么多年以来,她娘不知招揽了多少有本事的人,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招揽了多少人,从大到小,从大到小,从小到小,各种各样的人应有尽有。
况小宛也学了许多魔术,但当她真的明白了魔术的玄妙后,才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不了解其中的秘密和门道以前,我每一次都被他们的表现所震撼。
方森岩也看不懂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朱允通见况小宛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似乎方才那一曲并没有对她造成多大的冲击。
况小宛伸手拨了拨额前垂下的一根秀发。
她的举动很是妩媚,让朱允通心中一荡。
这种无意间的挑逗,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黄小龙轻轻一拂,朱允通心中一震。
朱允通正要去拥抱她,却忽然注意到她手上的青莲。
这株青莲,给朱允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
当初在宦官的手腕上,曾见过青莲。
朱允通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道:“小宛,你这个青莲倒是挺奇特的,可有特别之处?”
况小宛还在回味着那首“江南烟雨倾城,一曲人间情”,却猛然收了回来。手套盖在手腕上。
“家母喜好荷花,就是如此,别无他意。”
况小婉这番话,根本无法说服朱允通。
会不会是那位宫里的宦官,他的父母也有喜好荷花的癖好?
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孩子纹身?
朱允通知道,在古时候,子女纹身是很少见的。
纹身一般都代表着罪行,尤其是在脑门上纹身,那就代表着一生都无法洗去的罪孽。
北宋大将狄青,因其面部纹有一道纹身,故有“面捏将军”之称,此乃代兄弟受罚之功。
又比如《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他身上的纹身也不是什么罪犯,就是自己身上的纹身。
能做到这一点的,无一不是一群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和政府断绝关系。
在佛教中,蓝色的莲花,象征着“智慧”。
难道这况小宛本就是个女尼?
不太一样,女尼都是秃顶的。
况小宛一头乌黑秀发,乌黑发亮。
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没有出家的迹象。
但是明朝很多人都认为,出家人,出家人,出家人,是谁,是谁,这就是最高境界,这就是三昧。
信奉佛法的人,不一定要剃度出家,也不一定要出家。
说完,朱允通便盘膝坐在了飞舟上:“我已经说了,在这无尽岁月中,有一位佛陀,他的名字叫‘日月光明’。”
“世尊所言,普渡众生,普渡众生,普渡众生。”
“其他佛死后,你就是偷懒的那个,妙光大师,你就是我。”
“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光明,所以我知道,现在佛想要讲《真言》。”
朱允通口中诵读着《妙法莲华经》,口中念念有词:
他还惦记着那部《心经》呢,不过,那部《心经》,估计也有不少人懂得。
《心经》乃是世间最简短的一部经文,整部经文只有二百六十多个字,然而其中所蕴含的意思,却是无比的高深。
在唐僧以后,又有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为其作过注释,每一代都有上百位大师作注释,因此《心经》得以流传和普及。
《妙法莲华经》是一部很久很久的经文,如果不是对佛门有研究的话,可能连这本书都没读到。
朱允通见况小婉神色一变,缓缓地走了过去。
况小宛忽然觉得,这位陈先生,似乎也是她和她的母亲一样的人。
《妙法莲花经》这么高深,他都能轻松背诵出来。
张铁的老妈曾经在济宁接见过几位堂主,商讨过一些事情,所以这里被称为“妙华别院”。
不过,这位陈公子为什么要叫自己老龚?
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名?
还是说,自己的老娘和陈少爷,对自己有所保留?
况小宛打定主意,先静观其变再说。
朱元璋站在大殿上,望着下方的战场。
松江府与杭州府的人,心中惴惴不安。
尤其是王清选,更是如此。
根据家中传出的信息,说是郑和被其一名堂兄掳去,随后被一名名叫“黄药师”的男子所救。
随后,他带着吴王,来到了杭州城的造船厂。
而在这个时候,郑和也现身了,为这艘巨舰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出航典礼。
这艘宝船顺利地投入了大海!
光是这艘大船,就比陈友谅的那艘大得多,大得多。
关于郑和被掳走一事,皇帝陛下可曾查明其中的真相?
王清选本来还抱着一丝希望,如果真的被发现了,那和他没关系。
可是一想起皇帝对郑和的重视,王清选就不寒而栗。
若是女帝下令,将他们全家都杀了,他们全家都得死。
朱元璋第一次公布了人员调整的消息,木扎儿被派往杭州,协助郑和统帅海疆,防止有人在边境捣乱。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陛下在夸大其词。
一个小小的巢寇,能有多大的作为?
反倒是山东和河北这两个遭受重创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活跃的地下组织,许多难民纷纷投奔进去。
他们若是聚集在一起,造成的杀伤力,比窝寇还要大得多。
王清选大惊失色。
木扎儿虽然是工部的部长,但对建筑、水利之类的东西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
木扎儿深受皇帝和吴王的器重,一是因为他能够平定西域诸国,二是因为他有用兵之才。
听说这次西域之行,木扎儿可是让陛下吃尽了苦头。
派木扎儿到杭州统帅海防,只怕不是为了防备寇边,更多的是为了清理那些世家!
朱元璋忽然喊了一声:“王清选。”
“是,是。”
王清选上前一步,双腿都快打颤了。
“王清选,我看你的表情很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朱元璋说道。
王清选的身体微微一颤,心想皇帝陛下应该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皇上,我,我已经三日未得皇上恩宠,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实在是太高兴了。”王清选嘴唇哆嗦起来。
众大臣莫名其妙,王清选好像有点怕的样子,到底是在怕什么?
王清选出身豪门,不差这点小钱,更不可能贪污腐败。
皇帝最讨厌的就是大臣们的腐败,对于这种腐败,他是绝对不会宽容的。
况且王清选身为礼部侍郎,与那些极易产生贪污腐化的行业,如钱粮征收、工程建设等,很少会有什么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