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医匠 > 第79章 附子四逆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9章 附子四逆汤

脉象,病脉常脉加起来有很多,有些好分辨,有些不好分辨。在好分辨的脉象中,又有一种最好分辨,为死脉。

学过生物的都知道,脉是心脏跳动之后引起的动脉的搏动。中医认为,这种搏动是有规律的。

呼气两次,吸气两次,呼吸之间一次。一呼一吸总共搏动五次。

五次便是正常,多了,或者少了,都是死脉。所谓死脉,不一定无救,但都离死不远。

这跟一分钟几下心跳没有关系。哪怕一分钟飙到150,但相应的呼吸也急促了,正常人这时候仍然是呼吸五次心跳。

它跟心率不齐也没什么关系。最多呼一次心跳,吸三次心跳,里外里一综合,还是五次心跳。

它跟西医认为的,心跳低于六十便危险之类的认知,也没有关系。

若心跳变慢,相应的呼吸也变慢了,仍维持在一次呼吸五次心跳,中医认为,不能说没有危险,只是危险比较小,有救。

眼前的大姐,却不是这样。她呼吸相对正常,并不急促,但脉搏太快了。只是粗略估计,呼吸间得有七八下的样子。

九为阳数之极,一为阳数之初。呼吸间脉搏跳动若到了一、九之数,就彻底无救,可以准备后事了。

现在极为危险,但并非无救。

“赵承山!赵承山!”张长贵扭头来到棚外大喊。

远处正调配药材的赵承山吓了一跳,听到张长贵大喊,知出了事,架着驴车来到跟前:“张大人,出了什么事?”

“我记得车里是有附子的?”

“是。有一斤左右。”赵承山回答。

“你这样。去村头那一家,借用一下他们的炉灶,就说是张、徐两位大夫要借的,熬药。药嘛。”张长贵摸着胡须想了想,“当归四逆汤的方子可带着呢?”

赵承山连忙拿出纸笔:“带着呢,带着呢。”

他拿了毛笔,舌尖润了笔尖,在纸上修改了几味药,又递过去:“就按这量来。”

赵承山看了眼,惊呼一声:“五两?附子五两?张大人您是认真的?”

明初,一斤是十六两。五两得有小半斤。而换算到现代度量衡,也足有两百克。

中药,尤其是药性大寒大热的药材,每一钱的用量都极为小心谨慎。因为大热大寒之药往往意味着大毒,弄不好是要死人的。

附子,是回阳救逆的第一用药。既然是回阳救逆,自然是大热之药,自然有剧毒。平常都是几钱几钱的用,哪有这样的,上来就半斤?

这也亏赵承山知道眼前老者的身份,否则真怀疑他是不是草菅人命的庸医了。

“当然是认真的。快去!这是救命之药,不能耽误,记得小火熬煮。”张长贵催促。

不提赵承山带着忐忑去熬药,且说张长贵回到棚里,神情并没有稍缓,转而问徐一真:“可能用针灸,稍微改善下症状?”

徐一真一直在号着脉。脉搏急促,心脉下更仿佛有个小人,攥着拳头一个劲儿的敲打他的指腹。

这不是什么好事。武侠小说中说自断心脉。这就是“断”的过程。

等心脉之下这个小人敲打的力道减弱了,它就会一直弱下去,并且很快就会消失。人也就死了。

西医的话,这时候大概率就是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啥的,但估计没用。

中医,汤药也只能行险,至于针灸……

徐一真摇头:“针灸说到底就是以脉气治病。她现在脉象乱了,脉气也会跟着羸弱。阴阳两虚,若是下针怕是不仅不能治病,还会有危险。”

为今之计,竟然束手无策,只能等汤药熬好,看是否有效。

附子四逆汤,附子量更是将近半斤。要么好了,脉象趋于平稳,咳嗽症状减轻。要么死了。生死只在一刻钟内,想维持原状都不可能。

既然没法再做什么,两人也不会硬等着汤药过来。还有第三个病人。

第三个病人又不一样。他仍然是咳嗽气喘,但脸色却是发青。

发青是不对的。如果是肺有病,脸色该发白。如果是心有病,就像上一个女人,应该是发红。发青,是肝有病。

但肝病很难判断。

肝藏血,属木,是脏腑生机之源。这意味着它本身就富含生机,也意味着它如果有病并不会有什么症状。而一旦出现症状,意味着肝脏生机已消耗殆尽,病已是极重了。

但眼前这人,似乎也只是脸色不好,精神萎靡昏睡,并没有什么肝病症状。

“哎,哎,”徐一真轻拍他脸:“醒醒,醒醒!”

男人像喝醉酒一样,又像是熬药没睡似的,睁开眼,两眼无神的看着他们。

“你肚子疼么?可感觉肚子胀疼?”徐一真问。

男人摇摇头,嗓音沙哑而轻微:“没有,就是,有些,憋闷。”

憋闷、气喘、咳嗽,仍然是肺症。偏偏这发青的脸色让他无法释怀。但时间紧迫,他先依照肺病思路下针。

这次引起比较顺利。男人咳嗽气喘憋闷的症状很快缓解了,但脸上的青色却越发的明显。

大概是因为原本青色中还有肺病的白色,现在白色褪去,便显现出了更多的白色。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恍惚觉得,这脸竟翠绿翠绿的。

但偏偏,没有肝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肝虚。”张长贵说着,递过病人左手手腕:“你摸摸他肝脉看看。”

徐一真一摸,果然是虚脉。脉象如同泡了水脱了毛的羽毛,只剩一根杆,笔直纤细又软塌塌的,偏时不时地还能感觉到那杆并不光滑,毛毛躁躁。

但,这并不常见。

肝属木。木可疏不可密,可虚不可实。

严重的肝病,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中医上都归类为实证。

肝的虚症,西医上并没有对应,而中医上的症状也多是精神萎靡、失眠、视线模糊,失明这类大众的症状,难受但并不致命。

突然徐一真意识到什么,俯下身子问:“你可看得清我的长相。”

男人定睛猛看,忍不住揉揉眼:“有些模糊。”

果然是肝虚症。肝开窍于眼。肝虚症最常见的症状便是视力模糊、一过性的黑暗。当然近视是不算的。

男人不能下地,并非是因为肺病,是因为肝虚症,但本身症状并不重。

“只需一剂桂枝汤就好。”张长贵写了药房,让秀儿去找赵承山,按方抓药。

还没有新病人运来,趁着这个空挡,徐一真打算给第一个病人引气。

但不等他行动,便有新的重病病人运进来了。当先的病人一进棚子,就是一阵恶臭。

“停外面去,停外面去。”徐一真连忙吩咐。

单这味道,就不知带了多少病毒细菌。棚子里又是个相对密封的环境,要是感染了别的病毒啥的就不好了。

这病人却不是衙役们抬来的,而是他家人。

一将病人撂地上,便连忙催促:“两位御医大人呐,快看看我爹吧。我爹这都拉脱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