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医匠 > 第72章 聚众启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一真点头,抱拳拱手,提高嗓音:“多谢应天府以及各县鼎力相助。”

李中和双手抱拳朝着天空,面容恭敬,神情沉郁:“都是为圣上分忧,为朝廷效力,理应是分内之事。”

徐一真咧嘴一笑:“李大人说的是。”心里却知道,这李大人是个官奴,跟自己并非是一路人。

所谓官奴者,为升官不择手段,百般钻营只为品级提高那么一丝。

若你所作所为能让他升官,自不必多说,必然极为配合。但要并没有升官的好处,他不至于视你为仇敌,但也不必指望能配合做事。

若府尹是他,怕制瘟之事就没这么配合了。

“徐大人。”李中和暗自给关志一个眼色,关志上前来,行礼打招呼,态度恭敬。

他自然已不是小小差役,可徐一真也早已不是小小乞丐了。

“哎,关志?”徐一真惊奇:“你竟也在此?”

关志笑说:“小人本就是六合县差役,最近升为县中典史,听县里说要调拨差役来此给太医院帮忙。我料想必然是徐大人,便跟着来了。”

徐一真抱拳:“多谢,在下承情。”至于关志所说,他半分不信。

但信不信的有什么打紧?并非什么要紧的,权当真的听。

李中和不由蹙眉。关志这番说看似在徐一真面前刷了好感,但实际上恰是说明他跟徐一真关系并不如想象的好。

若是起于微末的交情,此时就不该这么生分,更不会要徐一真承情。

本来,他是看着徐一真如今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经常进宫给太子皇后看病,才想着通过关志的关系,加深跟徐一真的交情。

现在看来却是想差了。不仅不能更快速方便提升关系,反而让关志占了自己便宜。

“天色不早,咱们何时出发?”李中和问。

“不急,还须等一队人马。”徐一真说。

正要问究竟,便见从观音门内驶出一辆驴车。

相比马车,驴车就很常见。每天早上城门一开,进城运菜的多是驴车。但这家驴车却极惹人关注。

因他车厢上挂着“保生堂”的木牌,里面更是随风飘散出浓郁的药香。

运药材进城的驴车常见,运药材出城的驴车却不多见。

驴车来到跟前,驾车的小伙从车辕上一个纵跃跳下来,一眼就看到为首的三人,仔细打量了下,认了认人,才小跑的来到徐一真跟前。

“可是徐大人当面。”

徐一真点头:“我是徐一真。”

那小伙大喜,作揖行礼:“在下赵承山,奉恩师王商阳之命,架一车药材,随徐大人之后。”

“车上药材,皆是治疗伤寒之用。这是清单。”赵承山递过来一张纸:“徐大人可一一清点。”

这可有点难为人了。

徐一真将纸递给张长贵:“劳烦张大人了。”

张长贵笑着接过纸:“分内的事,说什么劳烦。”才又冲赵承山说:“来吧小子,你我一起清点,这样快一些。”

“快些清点完了,也好快些治病。”

两人来到驴车上,张长贵一见药材,又看了眼纸上文字,不由赞叹:“小青龙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王大夫医术的确精湛,只用我等说的便按照病程走势开了三副药,且三副药竟都一一对症?只是行事未免略显霸道。”

赵承山没听懂,但听懂的是眼前这老人在说自家师父坏话,不由反驳:“我师父行事温和,哪里霸道了?”

张长贵笑着指着纸上文字,又指指药材:“王大夫开着这三副药,分别对应病之初、中、末三段。

病之初,太阳症时用小青龙汤。病之中,少阳、太阴症时用桂枝汤。病之末,阴厥将死时用当归四逆汤。

“一步步都给布置好,只须按照他这样做就行,真是再体贴也没有了。”

赵承山问:“这不好么?”

“若医者无能,自然是好。跟给孩子喂奶似的给放到嘴边了,再笨的人也断不会用错。只是对于我等,岂不显得很没用?”

这……

师父从来都是这样教授,赵承山也一直以为从来如此。但听眼前张大人所说,竟是不好的?他一时也分不清,自己算有能还是无能。

“罢了,如今疫病当前,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先清点药材吧。”

由张长贵亲自动手,加之这三副药都极简练,每服药只有五六味,其中更有重复,清点起来就极迅速,很快就就完成了。

“有保生堂提供药材,江南疫病当不至于失控。”张长贵清点之后,跟徐一真说了一句。

徐一真手一挥:“出发!”

于是,十几个差役,拱卫着一驾马车一驾驴车,并三个骑马的,朝村子行进,沿途气势凛然,生人勿进。

李中和挪挪屁股,感觉马鞍极为生硬,硌得他疼。他也想坐马车。但是不能。

当今圣上作为开国君主,武功极盛,最看不惯文官坐轿。何况如今当朝文官,虽然吐故纳新了许多,也有不少跟着皇帝一起打天下的,骑的一手好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作为应天府府丞,自然不能犯这样低级错误。尽管不愿,马还是要骑的。

村子距离观音门不远,走不多久便到了。村子离江边更近,站在村头便能听到滔滔江水声。

六合县差役窃窃私语,都得低声讨论着什么。虽然声音尽可能压低,可人数太多,合在一起便有巨大的嗡嗡声,引得其他人注意。

“怎么?”李中和不满:“吵闹什么?”

关志走上前来禀报:“回大人,因小人们认出了村子来历,因此不免议论。”

此时徐一真也走过来,听他这么说不由好奇:“来历?这村子不就是渡口船夫聚集起来的么?”

“正是,”关志解释:“此处名为燕子矶,是自古以来的江南渡口,以此渡江北上。长年累月之下,便有许多人靠摆渡为生。”

李中和恍然。

“这有什么的?”徐一真问。

李中和解释:“皇上有感于乱世之下,车船上多是打家劫舍的恶人,渡口下不乏累累白骨。因此,摆渡船夫虽是民户,却属贱籍。”

他虽没说详细,但只看表情,便能知道他未尽之言:不过是贱籍,何必管他们死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