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封邮件,陈兵只是思考了几分钟,就抄起了桌上的电话,按照邮件上的电话打了过去。
“阿乐吗?我是陈兵。”
“陈总。”
林文乐其实昨天发出邮件之后,心里一直有些左思右想,忐忑不安的,昨晚辗转反侧了半宿,早上上班的时候,还有些萎靡不振。
刚到公司不久,就接到了陈兵亲自打来的电话,惊的林文乐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自觉的身子都绷直了。只来得及条件反射的打了个招呼、
“阿乐,你发给我邮件我看到了,今天我正好有空,中午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吧,好好聊聊。”
“好的,陈总。”
挂了电话的林文乐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昨天发完邮件,他还担心陈兵根本看到这个邮件,或者不会愿意理他,现在接到了陈兵的电话,他又有些不知道该和陈兵怎么聊了。
一上午林文乐已经根本无心工作了,煎熬到接近中午约定的时间,就赶快去了食堂,在食堂的门口等待。
陈兵在公司里,一向是和大家一起吃食堂的,而且并不固定,都是在英豪的诸多食堂打游击。
陈兵小的时候是挨过饿的,刚来香江的时候,一个人要吃三人份的饭。现在虽然发达了,陈兵也并没有报复性的去追求什么锦衣玉食,对吃饭一直没什么特别要求。
英豪的员工很多,食堂的数量也很多,食堂的饭菜质量,其实是会影响到员工工作情绪的大事。
英豪对员工的福利很重视,都是请的厨师来给员工做饭菜。这种后勤单位里,其实猫腻很多,而陈兵自己每天四处流窜吃食堂,其实就是对食堂工作最好的监督。
受陈兵的带动,英豪的高级管理人员,不管是不是愿意,也都会跟着吃食堂。
很多大公司病的出现,就是从很多管理人员自以为是,主动拉开与基层员工的距离开始的。陈兵带头吃食堂,也是在以身作者,提醒那些公司的高管,不要太“脱离群众”。
陈兵一直没有配那种贴身的秘书,在外面倒会有李杰等安保团队一直跟随,但在公司内部,这些安保人员也不需要跟的那么紧。
林文乐在门口东张西望了一会,就看到陈兵一个人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穿着英豪集团的t恤,不知道的人还真难以认出,他就是这么大一个集团的老板。
林文乐赶快向前迎了几步,陈兵主动伸出手来,与林文乐握了握手,“阿乐,我们也好久没在一起吃饭了,我记得你以前一直挺喜欢吃牛腩的,今天我们就吃牛腩怎么样?”
陈兵的话一下就让林文乐放松了下来,英豪刚刚成立的时候,人很少,那时陈兵经常和员工们一起吃饭,与英豪最早的一批员工,可以说每一个都算比较熟识的。
陈兵在食堂吃饭,从来不搞什么特权,都是跟大家一起排队,虽然这明显有些“装”的嫌疑,但肯“装”就远比那种目中无人的做派要好的多。
两人打好了饭,随意找了一个空的位置坐下。林文乐看到陈兵仍然是打了一份很大份量的米饭,更加放松了下来,“陈总,你现在胃口还这么好?”
以前陈兵那种一顿要吃三人份的饭量,也曾是老员工私下聊天开玩笑的话题。
“以前这点可不够,现在没以前能吃了。阿乐,我们先吃饭,吃好了我们再慢慢聊。”陈兵笑着答复一句,就自顾开动了起来。
林文乐家庭比较富裕,其实吃饭一向是喜欢细嚼慢咽的,不过看到陈兵一如从前的狼吐虎咽,他也只能跟着加快了速度,总不可能让陈兵吃完等着他。
只用了一刻钟,两人就吃完这顿午饭,陈兵也没有打算另找地方,就让林文乐把剩下的餐盘收拾走,直接在原地开聊。
“阿乐,你想要自己独自去创业试试,这个事情,我肯定是支持的,否则公司也没有必要去下发那份文件,还专门搞个论坛出来了。”陈兵一上来就定下了基调。
如果从比较狭隘的角度来看,林文乐出去单干,对于英豪游戏,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会有很直接的损失。
林文乐在英豪的游戏部门已经工作了五年,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到一个研发团队的副组长,已经是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游戏设计师了。
林文乐自己创业后,肯定还是要依附在英豪的游戏发行平台上,但他研发的游戏,大头的利润就会被自己留下,发行平台只能赚到三成的游戏发行费。
这样的熟手,留在英豪是直接能帮公司赚取不少利润的,说得难听些,是非常好的赚钱工具。一般的资本家,肯定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住。
但陈兵的想法,当然不会这么狭隘的。
林文乐独立出去创业之后,与那些霓虹、灯塔的独立游戏开发商,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没道理与那些霓虹、灯塔的游戏开发商就能好好的合作,对林文乐这样其实与英豪关系更亲近的人,反而要进行什么打压。
那种想把自己曾经属下的人,都一直当“赚钱工具”的想法,才是真正的一厢情愿。帮你赚钱时就是人才,人家自己为自己去赚钱了就是“敌人”,这得是何等霸道的想法。
对于陈兵来说,既然已经发出鼓励员工创业的倡议,就不能再挑肥拣瘦,搞什么区别对待。
林文乐这种游戏设计师,出去单独创业,能够给英豪产业链带来的价值并不高。但正如秦晋分析的,陈兵现在需要的就是树立起一个榜样来,需要弄出一个“千金马骨”的案例。
而林文乐这种游戏设计师,只要英豪愿意支持,独立创业风险却是最小的。
“陈总,谢谢您的支持。”得到了陈兵的明确态度,林文乐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阿乐,我们也相识好几年了,你这次创业具体有哪些想法?要是愿意你就详细说说,我也帮你参谋参谋,我在创业上多少还是有些心得的。而且,英豪的资源很多,也可以看看你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林文乐知道能让陈兵亲自指点一下,是很难得的机会,于是就把自己的各种设想都详细的说了一遍,甚至连想要从自己手下团队中,带走几个人的想法都没有隐瞒。
对于林文乐还要带着人走的事情,陈兵表现的远比秦晋想象的还要大度很多,根本没有任何阻拦的意思。
“阿乐,我们支持员工出来创业,也包括几个员工联合起来一起创业,至于你们之间的利益怎么约定,那就是你们之间的事情了。
你只要能够说动你手下的人,你就可以直接带走,你又不可能把我们的游戏团队挖空,只要做好工作的交接,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你们可以直接入驻我们的创业孵化园区,这样你们的运营成本可以更低一些,能够更快的运营起来。
至于你们研发的游戏,在英豪的平台上发行的问题,自然也更不是问题,基本的待遇和合作条款,肯定与那些霓虹、灯塔的游戏开发商是一致的。
而且你们就在附近办公,你又是从英豪出去,就凭这么多年在英豪工作的香火情,还有你过去的人脉,多多少少,还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创业基金占股的事情,你现在自己拿出了100万港币,其实起步资金已经不少了,要知道当年我们英豪创立的时候,启动的资金也就两百多万港币。
这个创业基金的钱,要不要去申请,都随你。这个基金是单独运作的,我一般不会去轻易插手,你本来就是英豪出去,也不需要依靠这个基金,来联络协调英豪的内部人脉。”
有了陈兵的明确支持,林文乐就彻底下定了创业的决心,当天下午就向公司提交正式辞呈。
陈然虽然有些不愿意放林文乐走,但知道这背后有陈兵的亲自支持,肯定是不会阻拦的,甚至对于林文乐公开挖角都没有任何的微词。
不过林文乐也没能挖走多少人,只是从自己的团队带走了两个人,而为了这两个人,他给出的股份比例却是高达了三成,想要挖角英豪的人,需要的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
而林文乐作为第一个响应创业号召的创业案例,也被人发在了公司的内部论坛上,连林文乐在辞职前与陈兵一起吃饭交流的情况,也被子论坛上披露了出来。
有了林文乐做榜样,那些原本就动了心思,只是一直还在观望的人,终于也开始跟着动了起来。
第二家创业公司,居然也是游戏团队的。英豪每年自己要开发的游戏数量不少,在全球有二十来个并行的游戏自研团队。
这第二家就是另一个在香江的自研团队,是几个团队骨干联合起来凑了点钱,又拿了英豪投资基金的一笔启动资金,才成立起来的。
紧跟着动起来的,是英豪的应用软件开发团队。
英豪有一个规模很庞大的软件研发团队,全球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数已经有了两千多人,产品线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到ERp等应用软件,非常的宽泛。
英豪的软件团队规模很大,一直是由陈兵自己在直接管理的,所有人都知道陈兵对软件的重视。
但如果从直接赚钱的角度,英豪的软件团队的赚钱能力是明显不如硬件部门的,这是陈兵在有意压制的软件产业的结果。
但随着电脑硬件功能的日趋强大,对电脑软件的需求却是正在快速的爆发。
英豪现在能够压制的,只是操作系统、数据库这种基础软件,但对于市场更加分散的应用软件市场,其实根本就压制不住。
基础软件,基本都是标准化的产品,需要的研发投入大,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实力的软件企业,才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来开发这类产品。
但应用软件,是有非常多的客制化需求的,这种客制化的需求,对于很多大软件公司来说,是需要进行谨慎衡量的。
公司大了管理成本就高,这种客制化需求的产品,用户单一,产品没有办法重复销售,除非客户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否则大的软件公司,根本不愿意提供太多客制化的服务。
但这种客制化的服务,恰恰是那些小型软件公司,最好的起步市场。
小公司,首要的目标是先生存下来,因此老板也不会太贪心,只要有钱赚就可以,而且小公司往往没有什么单独的销售部门,与客户直接对接的就是软件技术人员,交流起来更直接便利,运营成本也更低。
这几年,全球的各种小型软件公司,其实已经像雨后春笋一般,不知道冒出了多少,甚至有很多精通软件的个人,根本就不用成立什么公司,直接用个人的名义,就能够赚到不少。
英豪的软件团队说起来两千多人,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庞大的规模了,但英豪的产品线也多,分摊到各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研发团队的人数,就只有几百人了。
英豪介入应用软件的市场非常的早,但英豪能够提供的大部分是标准化的产品,那种客制化的服务,也只能服务于比较大的客户,很多小客户的需求同样是根本接不下来的。
前几年,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还不够,小客户在信息建设方面的投入意愿也不强,这个矛盾还不算突出,但这两年英豪在客制化服务这部分,力有不逮就显得更加明显。
不少的英豪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和销售人员,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是发现了很多需求的,但衡量一下成本之后,却只能放弃。
但英豪开始扶持员工出来创业就不同了,那些早先主动放弃的客户需求,对于英豪来说没有吸引力,但如果这些软件人员自己出来开个小公司,就直接能吃个肚子溜圆。
有明确的客户需求在,创业的风险就小了很多,这些搞应用软件的技术团队中,很快就有人跳了出来,加入了英豪的创业孵化。
应用软件的市场有多大,没有人比陈兵更清楚。
后世,内地有多少的码农?这些内地码农其实在做基础软件开发的比例很小,99%以上,都做的是各种的应用开发。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无穷大的市场,英豪自己根本就吃不完。
未来,市面上会有大量的软件公司出来,英豪的软件开发人员,即使没有陈兵的这个创业扶持计划的推动,也一定会有不少人,出来自己创业。
陈兵这次搞创业孵化,不过是把这种情况提前了一点点的时间罢了,陈兵是很乐意看到,更多的软件公司,能够与英豪有密切联系的。
陈兵在软件上产业,最关注的其实就是那些基础软件,早些催生出更多应用软件公司,对于英豪的诸多基础软件产品,是会有很大的销售推动作用的。
陈兵对于应用软件团地出去创业,支持的心态就比游戏团队真诚的多了。很快从英豪内部孵化出来的应用软件创业公司,就达到了两位数。
英豪的创业扶持计划,首先在软件产业中得到积极的回应,其实是很符合逻辑的事情。
软件创业的门槛,比硬件创业要低的多,凭借的更多是这些软件人员脑中的知识和经验。技术水平到了,联络到了客户,就可以直接开干。
但硬件就不同了,硬件的开发,不仅需要不低的前期开发成本,还需要产品的应用优化周期,而且大部分硬件的销售,需要的是成规模的客户数量,那种专业设备类的特殊单一需求,并不是硬件创业可以依赖的常规路径。
硬件的发展,是离不开工业化生产的,要不自己来组织生产,要不依靠社会上成熟的产业链能力。
80年代,内地是没有成熟工业产业链的,要自己组建工业生产能力,需要的前期投入又比较大,直接拉高了创业的门槛。
因此,80年代内地创业的那批工业企业,往往都是从最简单产品做起,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才能有资本向科研上进行投入。
英豪的硬件团队,要出来创业,其实比外界独立创业,门槛已经被拉低了很多,有很多英豪现有的资源能够利用,但这种硬件创业的启动,还是要比软件缓慢的多。
英豪的创业扶持计划,推出了两个多月,香江、特区软件创业已经有了几十家了,硬件创业公司才刚刚出现,不过这种硬件创业公司一出现就是六个。
这批硬件公司的出现,其实都是英豪的非核心研发团队转化而来。
英豪的产品线很多,因为之前特区的工业产业链不健全,几乎所有的部件,都需要英豪自己来进行研发和生产,但其实这是很没有效率的一件事。
这几年,英豪已经开始陆续将一些非核心部件的生产,向外进行转移,主要是找那些小工厂进行代工,这也是在英豪的附近,逐渐形成产业集群的原因。
只不过,大部分这种小工厂,是没有设计能力的,英豪只能自己组建不少的小型研发团队,来做这种非核心部件的设计。
工业生产是需要进行详细分工,专业化生产设计,才能更有效率的。
英豪的这些非核心部门,在早期是必须的部门,但一旦外部的产业链成熟起来,英豪也必然会瘦身,将这些非核心的配套部门裁撤掉。
这次,陈兵干脆就借着这个创业扶持计划的机会,找这些非核心部门的研发团队进行了数次的交流,鼓励他们干脆借助这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产品,出去进行独立创业。
英豪太大了,就需要经常的瘦身,但英豪要裁撤的部门并不是没有价值,只是能够创造的价值太低,英豪看不上了而已。
但英豪看不上,对于那些小工厂来说,依旧是香饽饽,与其将来被别人争取走,不如让英豪自己的员工去赚这份钱。
此时,在内地搞创业,虽然已经说不上是什么离经叛道,但其实还是让不少人畏惧的。
即使陈兵承诺了如果这些人经营的不好,可以重新回英豪上班,甚至会收购这些失败的小型企业,为这些创业团队进行风险兜底,但几十个这种小型的非核心团队,真正敢于出来冒险的也只有这六家。
不过,这也能够让陈兵初步满意了。
要鼓励员工出去创业,是需要赚钱示范效应的,有了这第一批的六家公司,后续的创业公司,就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只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随着这六家公司的出现,两地已经有三十来家创业企业,被孵化了出来,进驻了英豪的创业园区,也算是帮陈兵的创业扶持计划,打响了头炮,后续就可以慢慢的再进行扩大了。
而这个时候,陈兵的注意力,也被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吸引了过去,那就是荷兰阿麦项目,终于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代光刻机产品,pAS2500。
这个pAS2500从产品的技术形态上,其实与历史上阿斯麦推出的那台设备大同小异,但这一世这个光刻机的技术产权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去年的时候,阿麦项目陷入了资金的困境,陈兵专门走了一趟荷兰,经过一系列的谈判,最终将这个pAS2500光刻机的技术产权,收购到了英豪的名下。为此陈兵还另外支出了1800万美元的收购费用。
而与飞利浦合资的这个阿麦公司,就转向了真正的生产制造商。
获得了英豪支持的阿麦公司终于重新上路,历时半年多,终于推出了这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历史上,pAS2500是阿斯麦推出的第一产品,也使得阿斯麦被真正承认,是一家光刻机的生产厂商。
但实际上,这个产品在商业上,却远远称不上成功,在市场上的销量并不大,只是获得了一些灯塔厂商零碎的尝试性订单。
在pAS2500推出之后的几年,这个产品的主要客户其实是来自股东飞利浦,和飞利浦的投资项目--对岸的台积电。
台积电在飞利浦的斡旋下,向阿斯麦采购十几台光刻机,才勉强帮助阿斯麦维持住了经营,而阿斯麦真正能够被半导体业高度关注,其实是等到他几年后,推出了最重要的产品型号pAS5500之后的事情了。
pAS2500的商业表现不佳,即有自身产品质量不足的原因,同时也与整个市场的环境,密切相关。
pAS2500是阿斯麦推出的第一代产品,是经过两年拼命研发而抢时间推出来的,技术还远远说不上成熟。
这个产品,只能说,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时代,需要的光刻机技术指标,因此能够获得一些灯塔小厂商尝试性的订单。
但这个产品,在自动化生产效率上,与当时已经占据主流的尼康光刻机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说的直接点,更像实验室产品,距离商业化应用,差距还很明显。
而且这个产品推出的时机,也恰恰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低谷期。
80年代,全球半导体的产能,主要是集中在灯塔和霓虹,而半导体投资的主要领域,是dRAm。
在80年代的前几年,霓虹的半导体产业,一直在全力的扩产,对灯塔的半导体产业进行猛烈冲击,这带动了光刻机需求的爆发。
在半导体投资最迅猛的1984年,全球光刻机的出货量,一度高达了600台以上。但从1985年开始,光刻机市场急剧萎缩。
首先萎缩的是灯塔市场,受到霓虹厂商的剧烈冲击,灯塔半导体厂商在dRAm市场上的占有率大幅衰退,自然就开始减少了投资,而到了下半年,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开始大幅升值,对霓虹的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霓虹也开始减缓了产能扩张的速度。
到了1986年,灯塔又逼迫霓虹签署了美日半导体协定,对霓虹的半导体产业,展开了更加严厉的定点打击,使得霓虹在半导体产业上扩张势头全面的停止,而全球光刻机市场的出货量也随之下跌到了150台之下,只有高峰时的四分之一。
而此后光刻机需求的恢复,其实更多的是得益于宇宙半岛、对岸开始大规模投资半导体产业。
陈兵这一世,虽然已经进入了dRAm领域,但其实也只是新的玩家。
英豪的产能原本是承接了INtEL的工厂,英豪自己新建的dRAm工厂,是在1985年下半年才开始真正的投产,今年初才真正完成了产能爬坡,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刚刚形成。
英豪现在与霓虹的半导体产业关系并不好,很多霓虹的厂商,将半路杀入、收购了INtEL公司dRAm业务的英豪,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
这两年,英豪一直在进行半导体工厂的扩产,而光刻机作为半导体最核心的生产设备,两家主要的供应商尼康和佳能都是霓虹厂商。
如果不是从去年开始,光刻机市场就大幅萎缩,英豪想要扩产,可不会这么容易,至少采购光刻机的成本,会被针对性的拉高不少。
现在这个pAS2500终于投产了,也终于补上了英豪这一块的严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