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 第二六零章 产业链孵化与扶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六零章 产业链孵化与扶持

在饭局上,陈兵并没有多解释如何展开创业企业的扶持,但几天之后,英豪的各个子公司,就收到了总部的正式文件。

陈兵这次搞的形式,直接仿造了后世的创业孵化器园区,会在特区和香江总部旁边,都专门划出一栋楼来,吸引创业企业入驻。

但陈兵这次搞的形式与一般的创业孵化器,又有非常明显的不同,能够入驻这个创业园区的初创公司,只能是电子产业或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对于申请入驻园区的企业,陈兵要求考察的也不是什么商业模式,而是技术基础水平。很明显,技术团队更加容易获得陈兵的扶持。

这个被命名为英豪创业孵化器的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是非常完整的,不仅电话线、光纤上网的网络都已经提前安装入户了,而且在一楼的大厅里,也配套了大量的公共办公设施,例如大大小小的会议室、会客室等。

而且,陈兵专门组织了一个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部门,什么打印、复印、财会代理记账、出差订票订酒店等后勤行政服务,甚至公司注册、人才招聘、广告投放、法律服务等进阶的需求,只要这些创业企业愿意外包,这个服务部门会提供全套的服务。

创业企业一旦入驻这个园区,可以行享受很多的服务,但所有服务都是收费的,只是价格比市场上低廉很多。用陈兵自己的话说,可以收费便宜一些,但绝对不免费,以免有些人一心只想占便宜,根本不珍惜免费的资源。

例如,企业办公场地的租赁费用,只有市价的两折左右,电话费、上网费收费略贵一些,但也只有市价的四折。其他的服务,也基本差不多收费在二到五折之间。

这个创业孵化器,收费能够如此低廉,完全是因为使用的很多东西,本身就是英豪自己的产品,英豪又不在这些服务上赚钱,收费自然就显得非常的优惠。

这些楼本身就是英豪自有的物业,大部分通讯设备、公共办公设备,都是英豪自产,甚至香江的电话服务、上网服务,都是英豪自己在做,给个大比例的折扣收费,简直轻而易举。

而且,英豪还会为这些企业,提供二手的办公桌椅、甚至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购买或租赁,英豪已经创立了五六年,如此规模庞大的集团,自己淘汰更新的二手设备,其实堆在仓库内吃灰的就数量不少,现在正好拿出来,发挥余热。

这些各种各样价格优惠的基础服务,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对创业企业的,第一项强力扶持,可以让初创企业的创业门槛更低,运营成本更低廉,能够让创业者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更多投入到主营业务上去。

在后世,各种创投孵化器到处都是,但如此齐全的配套服务,即使在后世也算是比较完善的,而且英豪凭借集团的雄厚实力,可以使孵化器的运营成本更低,向企业收取的费用也更低廉。

在80年代,创业孵化,即使在灯塔的硅谷,其实也是很先锋的模式,英豪把这种模式提前引入到了香江和特区,再加上各种周到的服务,其领先性就更加突出了。

创业孵化与风险投资是天然联系在一起,陈兵对入驻孵化器的创业企业,同样提供风投资金。

为此陈兵还专门在香江和特区,各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

香江的投资公司,直接挂在英豪集团的名下,由英豪集团出资5000万港币。而特区的投资公司,是经过内地特批设立的,是由陈兵个人出资设立的,起始的投资规模是3000万人民币。

陈兵要搞的投资,就是真正的天使投资,每个项目的投资金融都不会大,在香江企业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在10-50万港币之间,而内地的单项目投资则是在5-30万人民币。

千万不要觉得这些钱少,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支撑一个企业的初始运作了,这些创业企业如果运营的足够好,这些不大的投资,就能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这种创业投资肯定是要占股权的,为了监督这些初创企业不乱来,英豪的天使投资,要求的股权比例是比较高的,一般在20-30%之间,但英豪的这些天使投资却有一个特别的赎回条款。

那些创业企业如果后续资金充裕了,投资三年内,英豪允许他们部分赎回这些天使投资所占的股份份额,其中20-30%之间的股权,可以按照年息10%来作价,10-20%部分,年息就会上升到25%。

而如果投资期限超过了三年,或创始团队想要赎回10%以下的部分,那就就需要专门谈判,讨论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估值了。

这种可以赎回的股权投资,其实是有些名股实债性质的,是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的融合体。

陈兵想要的是借助这种创业孵化的形式,来培养上下游的产业链。

陈兵弄出这两个天使投资基金来,使用的都是自有的资金,目的是为那些创业企业提供一些支撑的杠杆,并不追求这种天使投资,能够赚取多高的投资回报。

英豪这些天使投资的规则与方式,与普通的天使投资机构,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将这种赎回股份的权力,完全交到了创业团队的手中,也可以刺激这些创业公司更积极的展开商业运营。

英豪投资的股权可以赎回,但该付的利息是不能免的,而且英豪的利息水平实际规定的并不低,否则就容易出现,创业企业想办法从英豪的天使投资中,套取低成本资金的那种操作,这是陈兵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提供低成本的创业条件,配套一点小额的天使投资,其实只是英豪这次扶持计划最基础的部分,而英豪扶持计划最有力度最关键的部分,其实是这些创业公司成立之后,英豪体系给予的运营支持。

而英豪现在最雄厚的资源是什么?不是钱,而是英豪庞大的研发体系。

在这个研发体系内,有大量的先进设备、先进实验室,还有大量技术能力深厚的研发人员。

英豪的创业园区,要吸引入驻的都是电子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而只要是入驻了创业园区的企业,就可以申请与英豪的研发中心,进行业务合作。

经过审批之后,这些创业企业可以用低廉的费用,来借用英豪的实验室、实验设备,甚至与英豪内的技术人员,展开深入技术交流,甚至联合研发。

这对于那些技术类的创业企业,简直就是天降的福音。

对于很多依赖技术进行创业的企业来说,最大的投入就是研发投入,而很多小企业起步的时候,都只能用非常简陋的设备进行研发,这其实会使得创业企业的研发难度,上升了无数倍。

陈兵现在把英豪研发体系的设备、技术平台分享了出来,对于那些真正有技术独创能力的创业者来说,这种软性的扶持,提供的帮助,远比什么资金投入,都要更有价值的多。

英豪分享出这些研发环境,目的是帮助这些创业企业能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效率。而这还只是,英豪提供业务扶持的第一步,

科技类产品,在实验室完成了产品或技术的初步开发,其实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更难的是,这些产品或技术,需要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进行各种验证,然后才能经过几次优化,成熟起来。

而对于很多创业企业,这一步,甚至比早期的技术原理开发还要困难的多,因为这种实际应用环境,根本不是企业自己砸钱就能建立起来的,只能依靠外部的配合。

而英豪凭借宽泛的产品线,以及广泛的行业合作关系,可以在这方面提供非常多的帮助,使得创业公司的产品、技术,能够更快的得到应用验证,能够更快的成熟起来。

等到这一关过了,这些创业企业才是真正的有机会,把技术和产品拿到市场上去,进行真正的商业化运作。

而这个商业化阶段,英豪却是最有可能成为创业企业种子客户的,因为在这些产品、技术研发的时候,英豪就已经深度参与了,等于提前做了很多的供应商技术验证工作,将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纳入供应链的周期就会明显的缩短。

创业企业如果能够获得英豪的订单,进入英豪的供应商目录,得到的可不仅仅是英豪那些订单的直接收入,同时相当于获得了英豪的认证背书,去别的客户那里进行推销的时候,能够获得的便利,可不是一点两点。

英豪成立创业孵化园区,配套点风险投资,投入的都是可以直接计算的显性资金成本,但这些产业扶持过程中,投入的都是各种改隐性成本。

这些隐性成本,甚至会远远大过于那些显性的资金成本,当然不可能再随随便便就能够得到。

创业企业想要获得英豪显性的资金扶持,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想要获得这些隐性的运营扶持,就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技术实力才有可能。

创业企业如果真的发展到了这一步,其实就已经成功渡过初创期了,之后就可以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进入技术研发与商业销售的正向循环。

有了之前那么久的合作积累,后续这些创业企业,还可以继续与英豪的体系,展开更深入更全面的业务与技术合作,不过这些就不再属于这个孵化器的扶持功能范围了,而是进入了更高的合作层面。

陈兵现在是英豪的掌舵者,不管他承不承认,其实已经是资本家了,搞出这个创业扶持计划,当然不是在做慈善。

陈兵搞这个创业扶持的目的,自然是追求回报,甚至是巨大的回报,只不过陈兵追求回报的路径,与那些有金融属性的天使投资路径,是完全不同的。

陈兵成立了个天使投资公司,但陈兵并不太在意,这两个天使投资能够得到多少股权的投资回报,陈兵要获取收益的地方,是在产业链上。

这也是为什么,英豪这次的创业扶持计划,只针对电子和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原因。

以英豪现在成立的这两个投资基金,可以扶持的创业企业能有数百家。其中只要有一、两家,真的能够孵化出有竞争力的技术,就能够在产业链上帮助英豪获得巨额的收益,就会是前期所有投资的数倍,甚至数十上百倍。

如果能够通过这种创业扶持,催生出一批产业链上小而美的优秀公司,对英豪上下游产业链、生态链的建设,能够提供的助益,也同样根本无法用资金回报率来进行衡量的。

对于现在规模庞大的英豪集团来说,搞这种围绕电子产业链的创业扶持,完全是以小博大的事情。

陈兵初始的投资,不过是两栋物业、两家投资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金额其实只有1亿人民币多一点,后续每年的运营成本投入和追加投资,也基本不会超过1亿人民币。

这种规模的投资,对于英豪来说,其实已经是小型的投资项目了,但如果能够产生出预期的理想效果,回报却是可以在产业链中,被尽量放大的。

陈兵的创业扶持计划,是在香江和特区,两地同时推行的,相关的扶持措施,也是大同小异,表面上没有太多的区别。

但在陈兵的心里,对两个地区的扶持计划,却是有着很大的区分,对于特区的扶持计划,才是陈兵真正寄予厚望的所在。

这倒不是因为陈兵是内地人,有什么远近亲疏的区别,而是因为香江和内地的禀赋,差异实在太明显了,香江实在缺乏发展电子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香江是自由港,可以面对全球的巨大市场,而且商业氛围异常浓厚,从表面上看,在香江搞创业孵化,似乎条件更加的成熟。

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其实要在香江搞电子产业的创业孵化,困难重重。

电子产业是工业的一个分支,想要推动电子企业孵化发展,是需要雄厚工业基础的,而香江本地市场狭小,土地与人工成本上升迅猛,其实这些年一直在流失工业的基础资源,更没什么产业链支撑。

这是在香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历史上,香江人创立的科技公司并算少,但大多数,总部都没有设在香江,许多香江的电子行业人才,不是跑到了灯塔,就是转移去了内地。

例如,那个着名的显卡生产商AtI(冶天科技),虽然是一家总部在枫叶国的公司,但其创始人却是四位香江移民。

英豪总部虽然是设在了香江,在香江设立了一个规模颇为庞大的研发中心,也与香江的各个大学展开了深入的合作,但陈兵真正的研发重心一直是设在特区的。

从很大的程度上,香江的经济发展,已经被那些富豪家族所把持了,会在地产、金融这种更容易赚快钱的产业上,一路狂奔而去。

陈兵这些年,与香江的富豪们,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的合作和来往,但在核心业务上一直都没有什么深入的利益往来,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太大,根本无法进行融合。

陈兵创立的英豪集团,虽然已经是香江最顶级的企业集团,但陈兵绝对不会自大到,以为凭借英豪就能改变香江的整体发展路径。

英豪的出现,不过是因为陈兵依靠重生优势一次次作弊,而产生出来的特例罢了。英豪的成功路径,是根本无法再进行复制的。

对于陈兵来说,香江只是他切入全球产业链所必须的跳板和桥头堡,可以做管理和销售总部,可以设立研发中心,但英豪的产业根基,根本不适合扎根在香江。

陈兵这次要扶持电子产业创业,虽然对上下游都会进行支持,但陈兵真正要扶持的重点,还是在上游的供应链和技术。

系统级的产品大部分针对的是终端的客户,更容易把规模做大,并且容易将利润率做高,而英豪有陈兵这个作弊器,研发系统级的产品,基本上也不会绕弯路,在市场时机的把握上,也有极大的先知优势。

对于英豪来说,搞这个创业孵化,最重要的就是向上游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影响能力,以加强对上游产业链的掌控,降低供应链成本,然后在英豪的大规模运作中,将这些收益进行杠杆放大。

至于那些下游的创业项目,对于英豪来说,只能是一些补充性的作用,最多带动一些英豪的产品销售,是缺乏杠杆效应的。

香江因为缺乏产业的纵深,其实创业企业向上游技术进行研发的动力,就会减弱了很多,他们同样更愿意去切入短期收益更容易体现的终端产品。

而且香江的人口就这么点,以这样的人口基数,能够培养出来的电子技术人才,数量就更为有限,这都是想在香江扶持电子产业,将要必须面对的基础问题。

但内地与香江比起来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从电子技术人才的基数上,就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要知道,即使80年代,内地还在穷的叮当烂响的条件下,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二、三十万,都能超过香江每年的出生人口总数了。更不要说,内地其实大学一直在进行扩招了。

而无论是市场规模、产业纵深、产业链完整程度,都是香江根本无法比拟的。

内地现在搞电子产业孵化,其实最大的难点,不在于产业基础,而是在于内地缺乏市场的意识。

但反过头来说,在这样市场意识普遍落后的地区,一旦在市场运作能力上领先一步,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超出同侪。

陈兵其实早就有在内地搞电子产业孵化的想法,但以前内地的政策环境并不成熟,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合法存在的土壤。

陈兵前几年,对上游产业链其实已经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和精力,但能够合作的对象,都是那些科研院所和内地国营企业,在市场运营上始终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但现在,特区已经开始允许民营的科技企业注册了,之前陈兵自己出资参股设立的华科光电,就是因为这种政策的出台,才能顺利注册下来的。

后世一般普遍的认知,内地民营企业获得合法地位,是在1992年。但其实,在特区,这个改革的试验田,民营企业的试点却是早就展开了。

历史上,特区在1987年,出台了一个“鼓励科技人才创立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办法,同年那个后世遥遥领先的华为,就用元人民币的创业本金,注册成立了。

与内地很多民营企业早年需要各种红帽子不同,特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是不需要搞这种乱七八糟花头的,而是能够直接用民营企业自己的名义,进行合法的商业运作。

陈兵在内地,要扶持的创业企业,自然都是那种民营的科技企业。正是有了这个政策上的突破,陈兵才马上开始实施起创业扶持的计划。

不过这个创业扶持计划,想要在特区全面展开,其实没有那么容易。

内地虽然在两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一波下海潮,一大批不甘平庸的人,纷纷停薪留职,一头扎进了商海,但这批最早经商的人,不是在搞各种贸易,就是在搞一些低端的产品加工,真正在搞什么技术研发的,其实是凤毛麟角的。

陈兵在特区的创业孵化园区,想要吸引这些自主创业的企业入主,其实根本找不到几家能符合陈兵要求的公司,因此陈兵短期内创业孵化的重点,根本不会放在对外的创业扶持方面,而是要大力推动英豪内部的创业项目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