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 第二三一章 继续给霓虹下绊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三一章 继续给霓虹下绊子

陈兵愿意加大在东南亚的布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东南亚的华人富豪极多,而且这些东南亚资本与香江资本联系极为密切。

甚至有不少东南亚的华人富豪,在香江都有极大的产业,甚至常年居住在香江,例如那位大马首富郭糖王,就长期居住在香江,而如tVb的邵逸夫,更是起家在南洋,然后到了香江创立自己的事业。

英豪主营的是电子,而东南亚的华人富商虽多,但主营电子的很少。

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是以各种资源起家,以农产品加工、零售、地产等行业为主,还有部分富豪也会涉足金融。

英豪与这些南洋的地头蛇资本,经营的不是同一个行业,互相之间也就不会有大的利益冲突,甚至有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合作空间。

之前英豪向东南亚布局的英豪科贸,其实一直在与东南亚的各个富豪家族展开各种合作,帮陈兵打开在东南亚的人脉关系。

陈兵在远赴南洋之前,就已经去拜会过郭糖王,并通过各种渠道与东南亚的华人富豪,都提前打过了招呼。

陈兵到了南洋之后,也免不了,要与这些地头蛇斛筹交错,洽谈各种合作。

这样的作风,其实与陈兵在香江时是略有不同的。

陈兵在香江时,对香江的本土资本,最开始都是在敬而远之,很少牵扯。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英豪是白手起家,早期的根基并不稳固,陈兵才不愿意去与那些香江资本有太多的联络。

但等到英豪的羽翼日渐丰满,陈兵其实与那些香江富豪之间的往来,也在日渐的增多起来。

不过英豪窜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等到那些香江资本开始关注英豪时,英豪已经直接蹿升进入了香江的顶级财团的行列。

这种与香江本土资本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其实在香江富豪中,属于绝对的另类。

过去几年,双方实际都在不停的调整相处的态度和方式。

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香江的本土资本已经接受了陈兵这个骤然窜起的新富豪,双方实际已经开始在逐步的拉近关系。

但英豪到了东南亚来,就完全不同。

英豪在东南亚的根基并不深厚,而陈兵又有意将东南亚打造成他的另一个制造基地,就需要主动与这些地头蛇打好关系。

即使不求这些地头蛇能够给出多少的协助和便利,但最起码陈兵不想轻易与这些东南亚的富豪之间,起什么无谓的冲突。

在与诸多的南洋富豪取得了默契和谅解之后,陈兵在东南亚的布局也开始陆续的展开。

陈兵先是接下了邵氏在南洋的诸多院线,邵氏这次退出电影产业,可不仅仅是在香江放盘院线资产,在南洋的诸多院线,也同样在寻找接盘者。

陈兵,在香江布局电影院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考虑,是为了图谋香江诸多电影的版权。

东南亚的电影生产能力并不突出,但却可以帮助陈兵这个外来者,更容易与当地的资本建立起关联。

而且有了在南洋的院线,陈兵对香江的电影公司,就会有更大的谈判话语权。

院线这种东西,其实是相当本土化的产业,很容易与本土的势力产生竞争。

因此陈兵是与这些南洋富商取得了默契之后,才接下邵氏在南洋的院线的。

而伴随着陈兵购下南洋电影院线的同时,英豪麾下的英豪科贸,在东南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扩张。

英豪科贸是陈兵最早伸入东南亚的触角,其实过去几年,英豪科贸的扩张速度已经不算慢了,几年里已经扩充出几十家门店,营业额也接近了十亿美元。

但过去几年英豪科贸的门店,其实还是集中在了那些国际开放度比较高的大城市,一直没有真的将触角深入下去。

这次,陈兵与东南的诸多华人富豪进行全面的接触,其实主要谈的就是在英豪科贸上的合作。

英豪科贸是电子销售渠道,是属于零售产业,其实是许多东南亚富豪根基深厚的领域。

陈兵为了拉拢住这些东南亚的富豪,同时也为了加速英豪科贸的扩张,仅仅是靠斛筹交错、人脉往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好处。

这次,陈兵不仅开放了英豪科贸旗下门店的入股,与这些地头蛇进行性合资经营,分享利润。

而且,陈兵也正式公布了英豪科贸的上市计划,并许诺英豪科贸上市的过程中,将会对这些东南亚的富豪,释放一定份额的股份。

英豪旗下的业务,大部分是属于制造业。这种制造业在香江、东南亚的资本市场上,其实并不是投资人最喜欢的行业属性。

但英豪科贸不同,零售业在香江、东南亚的资本市场上,是非常受投资人欢迎的行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追捧与更高的市场估值。

因此,陈兵才把英豪科贸,作为旗下诸多业务,陆续拆分上市的头炮。

陈兵在一年多前,就在公司内部宣布了会运作英豪科贸分拆上市的策略,到了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陈兵也就把英豪科贸上市,正式提上了日程。

上市公司的入股份额,还是很有利润空间的,一时之间,这些东南亚富豪,也对小陈博士乐于分享的精神,表示由衷的赞叹。

在布局这些零售有关行业的同时,英豪的开厂计划当然也在持续的跟进。

英豪已经在李家坡放了两个Ic工厂,未来Ic工厂的先进产能,也要在这里继续扩建。陈兵的其余工厂,就没有再放在李家坡,而是放在了旁边的大马和暹罗。

陈兵在大马设立的是一个Ic封装测试厂,其实这个工厂,就是为了给李家坡的两个Ic工厂做配套的。因此选址上,也是在距离李家坡不远的地方。

后世,Ic的封装测试也已经随着垂直分工的细化,独立了出来,成为单独的半导体巨大分支行业,也出了不少名气不小的企业,例如对岸的日月光、内地的长电等。

Ic封装测试,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其实已经已经比较后端的环节。

早期的Ic封装测试技术相对比较的简单,投资额与技术含量,远比Ic制造要小的多,而且Ic封装测试还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因此,其实Ic封测是比晶圆代工,更早开始进行行业分立的环节。

70年代,就已经有很多半导体大厂,开始在劳动力比较低的地区,设立封装测试厂,以降低生产成本。而到了80年代,其实那种提供专业封装代工服务的厂商也已经开始了出现。

Ic封装测试,是Ic制造的配套需求,英豪有自己的Ic生产业务,自然就有Ic封测的需求。只不过之前英豪的Ic生产规模还比较小,陈兵就没有急于将封测单独分立出去,而是只作为了英豪Ic工厂内部的一个工艺环节。

现在英豪的Ic生产规模要开始快速放大了,Ic封测也要开始进行分拆单独设置公司了。

早期Ic封测的技术比较简单,在产业链中,基本上是处于辅助地位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多种更先进的Ic封装技术陆续出现,逐渐成为了提升Ic性能的重要环节。

甚至等到Ic代工技术发展难度越来越高之后,利用封装技术来突破性能瓶颈,就变得更有性价比,封装测试环节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就开始日益的凸显。

陈兵是重生者,清晰知道未来Ic封测的重要性会持续提升,自然不会忽略这一个重要的产业环节,这一次在大马设封测厂,虽然暂时是给李家坡的两个工厂进行配套,但未来肯定也会去独立拓展业务。

而在暹罗,陈兵投资的就不是Ic这么技术难度高的产业了。

英豪在暹罗投资的就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家电生产厂,主要产品就是洗衣机、冰箱和空调。

东南亚气候炎热潮湿,对这几种家电产品的需求其实还是不小的,只不过此时这些地区的收入,限制了需求的快速爆发而已。

而且东南亚的劳动力价格同样非常便宜,在暹罗投资家电工厂,从人力成本上,也并不比内地更贵,唯一差的其实是工人的素质。

东南亚会是霓虹家电厂商将产业转出的主要地区,陈兵现在就开始在暹罗建家电工厂,其实也是在提前给霓虹的厂商使绊子。

英豪其实在内地的家电工厂也有在扩产,但陈兵有意压低了内地工厂的产能。

实在是内地的经济刚刚起步,市场容量还比较小,根本承受不住英豪这样大的企业过度的扩张产能,如果英豪在内地扩充太快,很容易将内地那些刚刚发芽的家电企业幼苗都挤死。

陈兵在暹罗投资的家电工厂,针对的市场,也不是内地,而是国际市场。陈兵是不敢在内地随便折腾的,他更愿意到国际市场上去与那些霓虹、欧洲厂商抢市场。

陈兵在海外扩张家电工厂产能的同时,在内地实施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政策,英豪在内地的政策是技术扩散。

内地需求最先爆发的家电,是录音机和电视机,因为电视机能够填补内地长期以来,比较贫瘠的文化需求。

而在电视机之后,紧跟着成长起来的就是洗衣机和冰箱,洗衣机替代的手工劳动,而冰箱的需求兴起,是因为内地的农业供应,此时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了票据供应的时代,开始有多余的物资,能够填充冰箱的存储空间。

至于空调的兴起,其实还要再晚一步,到九十年代才能形成规模。

陈兵在来东南亚之前,就将王安时调回了特区,让王安时坐镇特区,来协调家电技术扩散的事情。

其实,此前英豪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经验,帮助内地不少电视机企业建起了电视的生产线,而英豪则来赚生产显像管的钱。

这次在洗衣机和冰箱之上,陈兵依然是打的这个主意。

英豪自己在内地只卖高档的洗衣机和冰箱,但却愿意大量的出售洗衣机和冰箱的生产图纸、生产线,同时供应核心部件。

洗衣机的核心部件,其实就是电机,这个技术含量不高,产品价钱也不算贵,而且内地有不少的电机厂,能够生产洗衣机用的电机,因此英豪能够占到的市场份额,还比较有限,只能去出货一些高端的电机。

但冰箱不同。

冰箱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压缩机其实已经是属于机械加工的行业了,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工业门类。

内地也有一些压缩机工厂,但实际的产品都是以工业用的压缩机为主,冰箱和空调所需要的这种比较小型的制冷压缩机,内地暂时并没有好的供应商。

而陈兵去年在意大利收购了扎努西,其实就是为了这个压缩机技术去的,英豪在向内地输入冰箱的生产技术之时,也可以大量的供应压缩机。

历史上,这个时期,应该是意大利的默洛尼集团,开始向内地大量卖冰箱的生产技术,使得内地到处都是阿里斯顿后缀的冰箱品牌。

但这一世,陈兵抢先收购了扎努西之后,也就顺手抢在了默洛尼集团的前面,开始向内地推广冰箱的生产技术。

陈兵在东南亚盘桓的时间不短,有四十多天,等到陈兵回到特区的时候,内地已经有不少的家电企业,再次聚集在了英豪集团。

其实内地的家电企业,在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在进行资本积累了。即使没有英豪的乱入,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势,内地的家电企业也会逐步的崛起。

只不过,陈兵想要多阻击一下霓虹的家电产业,因此提前在家电领域做了一些布局。

陈兵的总体想法还是比较清晰,高端的市场,英豪会亲自下场与霓虹厂商进行竞争,尽力削减霓虹产品的进口数量。

而中低的市场,则是扶持内地的企业成长,尽量的挤压霓虹厂商,甚至提前输出技术,阻击霓虹与内地进行家电的合资经营。

内地80年代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的家电“品牌”,冰箱中如万宝、容声、雪花、新飞、美菱、长岭、海尔等,洗衣机有水仙、白菊、小天鹅等。

只不过,此时的内地家电处于草莽时代,大部分的品牌,其实只是区域性的,进入大90年代,许多老的家电品牌就陆续的消失了,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反而是少数的几个。

陈兵对于内地家电市场的内部竞争,基本是准备冷眼旁观的,市场不可能容纳得下那么多品牌,就让这些内地厂商自己去卷吧。

不过令陈兵有些意外的,是在这些内地家电企业来洽谈的人员名单中,还看到了几个前世颇为熟悉名字,例如张瑞敏、李东生。

陈兵也没有急于去打什么招呼,江湖路远、来日方长,只要他们能够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将来总有能够再见的机会。